“一个长江”可持续发展论坛,多方探讨ESG投资中的生态环境准入机制
自然观察数据平台与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2020-12-18
“金融行业的参与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但如何在ESG投资中充分体现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关注,目前缺乏足够的讨论。”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二级巡视员,CBD COP15中方谈判代表、执委办执行副主任刘宁在论坛上表示,“国内ESG投资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是信息缺乏,尤其是生物多样性相关信息。希望上市公司、科研机构有更多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信息披露尝试,能够在投资领域逐步完善生物多样性的准入标准,对影响生物多样性的潜在项目进行充分论证。例如在重要区域,生物多样性不仅被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而且在程序中也应该具有非常关键的地位。”












本次“一个长江”可持续发展论坛由华泰证券、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中华环保基金会、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能源环境中心联合主办。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华泰证券于2018年开启“益心华泰 一个长江”环保项目,保护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2019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以及华泰证券等联合开展“观爱自然”、京西公益保护地等项目,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作为迎接COP15系列活动,在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