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22年9月,致力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聚焦城市和乡村社区可持续治理、网络和人才支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
通过支持回应行业需求的课题研究、议题性资助等工作,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支持生物多样性的主流化和行业发展。
基金会策略
作为实践型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所发起的机构,我们希望基金会可以进一步补充承担山水已有的角色,其中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对于保护行动的可持续支持,一个是对于保护议题的经验整理和深入研究。
自然保护行业支持
-人才支持: 支持保护行业的人才培养,尤其是保护一线工作者。通过资金支持、能力建设、网络支持、长期陪伴等,奠定人才基础,推动自然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保护行动:通过资金支持、能力建设和陪伴, 支持更多机构在不同区域和议题上开展保护行动,总结保护经验,帮助行业机构提升已有经验的影响;支持保护行业的全面发展,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山水研究院
研究院将吸纳科研专业人员,通过对自然保护议题的梳理、分析、调研,形成数据积累、分析报告和建议,指导保护领域的投资策略、政策建议和应用于实践。
山水公益基金会的价值观是“知行合一”,促进生态保护行业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并支持这些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基于社区的生态保护行动当中。
专项基金
根据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基金会欢迎社会各界与基金会共同商讨,通过爱心捐赠等方式,发起专项基金,共同为环境保护凝聚力量,促进我国公益事业发展。
“山水社区保护专项基金”
2023年7月,史湘莹女士捐赠20万元,与基金会共同发起武汉光谷山水公益基金会“社区保护专项基金”,用于基于社区进行的中国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支持活动区域包括湖北在内的全国。重点支持三个方向的公益项目活动:
1) 关键生态系统和物种栖息地区域,包括草原、森林及海洋环境等,基于乡村社区进行的保护工作;
2) 在城市社区基于公众和志愿者,进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和科普宣传教育的保护工作;
3) 推动社区保护机构和人才的研究、交流、能力建设活动。
“山水研究院专项基金”
2024年8月,由吕植教授捐赠20万元,与基金会共同发起武汉光谷山水公益基金会“山水研究院专项基金”。
该专项基金将用于支持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主流化的研究,针对行业重要议题进行调研分析,案例研究,政策建议等。支持活动区域包括湖北在内的全国。重点支持三个方向的公益项目活动:
1)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性课题研究和案例分析,
2)推动生物多样性在企业、金融机构等层面的主流化相关的案例、工具、研究和实践;
3)推动环境议题主流化议题的机构和人才的研究、交流、能力建设活动。
“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OECMs)专项基金”
2024年11月,江苏省华泰公益基金会捐赠200万元发起、和武汉光谷山水公益基金会共同设立,得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益基金会支持,拟用于支持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OECMs)相关工作。支持活动区域覆盖全国。重点支持两个方向的公益项目活动:
1)针对现有自然保护地外的关键生态系统和物种重要栖息地,包括城市、草原、森林及海洋环境等,符合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OECMs)标准或者具备一定潜力的区域,开展技术支持、持续资助等工作;
2)推动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OECMs)相关的研究、标准制定、交流、能力建设活动。
信息公开汇总
1.机构制度及章程 |
2.公益项目情况及工作报告 |
3.财务及审计 |
|
武汉光谷山水公益基金会章程
|
|||
项目管理制度 | 资产管理制度 | ||
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 保值增值投资管理制度 | 2022年度工作简报 | |
档案管理制度 | 财务报销制度 | ||
理事会及监事工作制度 | 采购管理制度 | 2022-2023双年报 |
|
票据管理制度 | 党建工作制度 |
|
|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防止性骚扰管理制度 |
|
|
信息公开管理制度 | 分支机构管理制度 |
|
|
证书及印章管理制度 | 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
|
|
志愿者管理制度 |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
|
|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 会计核算制度 |
|
|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 机构负责人述职制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联系我们:
基金会武汉办公室: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产业发展研究院B座1902
邮箱:foundation@shanshui.org
电话:(010)6276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