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山水
保护项目
信息中心
支持我们
中文
|
English
首页
>
信息中心
>
新闻中心
> 直通COP15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在京发布,山...
直通COP15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在京发布,山水将与公众一起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
2020-01-18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COP15)将于10月在中国昆明举行。
CBD是联合国地球生物资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公约之一,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有196个缔约方。其有三大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公平公正地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的惠益。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是最早签署的国家之一。今年10月即将举行的COP15会议将总结过去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审议“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定2021—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新目标。
这将是《公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
去年五月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之际,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下,由桃花源基金会、阿拉善SEE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自然之友、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创绿研究院、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八家公益机构联合发起了
公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CBCA)
。
CBCA联盟标志
2020年1月9日
COP15会标在北京发布
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
以不同元素组成一滴“水滴”,也是一粒“种子”的形状。水是生命之源,“水滴”中包含身着民族服装的小女孩、大熊猫、绿孔雀、蝴蝶、梅花、浪花等元素。会标以甲骨文做背景,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诠释出《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2050年愿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共建生态文明的愿望。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与《公约》代理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女士,在京共同发布COP15会标。
出席COP15会标发布会的公民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成员代表合影。从左至右分别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市场项目主任金钟浩、桃花源基金会拓展中心总监杨方义、阿拉善SEE基金会副秘书长张博文、全球环境研究所项目经理彭奎、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
同时,
《公约》代理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女士
在来华考察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筹备期间,和
《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办执行副主任刘宁、杨小玲
等,与公民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代表座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执行主任史湘莹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成员合影,一排左起第四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执行主任史湘莹。
会上,穆雷玛女士和刘宁先生对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
认为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积极参与是开好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穆雷玛还特别鼓励中国的社会组织和公众应该与各国政府和其它相关组织一道,为在昆明形成2020-2030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作出努力。穆雷玛女士建议中国环保组织能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良好实践通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与国际分享。她还鼓励环保组织将以自然为基础的气候解决方案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起来,为即将在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献计献策。
伊丽莎白•穆雷玛女士(左)与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办执行副主任刘宁
。
筹备办执行副主任刘宁在介绍公民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时,对中国环保组织参与COP15大会寄予厚望,
他认为中国社会组织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保护行动,在昆明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中国环保组织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并推动国内外民间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座谈会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执行主任史湘莹就非国家主体自主贡献的社区和公众参与进行了发言。
史湘莹说:“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要达成的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当中,公约主要提出的是国家主体要履行的承诺和目标。但是非国家主体的民间社会力量以及普通的社区和公众都可以为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首先,
很多社区在官方以外的社区保护地的保护中,起到的关键的力量,自发保护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
其次,
许多普通的城市居民,通过公民科学的方式也进行收集野生动植物记录的活动,这些数据都将贡献于生态保护。山水将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公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成员机构等合作筹划举办“观爱自然”系列活动,活动包括自然观察节、志愿者活动等,提供更多公众参与的方式。
第三,
自然教育和生物多样性传播在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和参与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山水及联盟其他NGO伙伴也将在地球日举办等线上和线下的活动,与全球的科研和NGO伙伴共同庆祝和迎接CBD大会在中国举办。”
座谈会上
多年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致力于通过社区参与和公民科学等形式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建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三江源地区关于设立防熊围栏的社区会议
陕西朝阳村社区调查工作
护林员带领志愿者进行天池步道自然体验
基于此,在2020年,我们会组织以“观爱自然”为主题的一系列公民科学活动,以自然观察等形式,来推动实现公民的自主参与和贡献。
2019年云龙自然观察节
嘉塘自然观察节
北京自然观察节
2019关坝文化自然观察节
-THE END-
相关文章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自然图鉴》鸟类图片征集,期待小鸟入住!
青山同行 江河共语丨2024年度“一个长江”跬步伙伴交流会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