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古老的自然保护科学|COP15“共生智慧”主题展览

2022-12-19

COP15 第二阶段会议将要敲定的重要文件《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拟定,愿景是在2050年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但其实,与自然共生,并不是一件完全陌生的事情。全球本土社区千百年依山傍水,为人类守护神山圣湖和精神家园,早已掌握了不少与自然共生的智慧,然而这些珍贵的知识、文化和对自然做出的贡献却往往不被大多数人了解。

2021年,我们参与了征集生物多样性100+的案例活动,跨出原有的工作地区,接触到全球尤其是原住民社区与自然共处的智慧。因此萌生了在第二阶段会议,昆明-蒙特利尔会场举办“共生智慧”影像展的想法。希望能通过收集和展示来自全球各地本土社区关于人与自然的传统知识和智慧,为实现愿景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希望

我们设立了两条线索:一是联络全球的自然保护合作伙伴,征集本土社区 #共生智慧 的照片和视频,呈现来自非洲、南美、北美等等地方的本土故事,二是指引着我们落点在中国最后的秘境-墨脱,呈现因 #共生智慧 而保留完好的从热带雨林到常年雪山的生态环境的希望。

展览通过视觉#共生智慧 展览通过视觉艺术作品集成,致敬全世界自然保护前沿社区。作品来自相隔千山万水的不同文化和地理,但是每一个背后的精彩故事都以其“认识、存在和行动方式唤起和启发了文化与自然,在一个充满生机和神圣的地球上协同工作的新叙事和愿景。”(《地方生物多样性展望2》FPP,2020)

展览信息

展览于2022年12月7-19日在蒙特利尔会展中心COP15生物多样性大会现场同期展出,供参会代表观看互动。

展览设计

利用3m*6m的空间,呈现静态布设的摄影作品、手工艺品,以及两块屏幕,一块轮播视频作品及摄影作品合集,一块呈现“秘境”互动影像装置。

展位概念设计

布置好的展位现场

策展人的话

“……像我一般并非自然工作者的我们,在脱离了多样、丰富、生动的靠天吃饭的 #共生智慧 的连接后,常常意识不到人类对自然的极度依赖和紧密连接,但是看到这种关系时,我们也会反思自己,反思我们逝去的情感和意识。”

——田川(艺术家,Lucy & the Nerds)

对于每天沉浸在保护工作的科学家我而言,原住民的生态智慧,是致敬这一最古老的自然保护科学,也是人与自然一体的世界观启蒙。

——吕植(北京大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

现场直击

展览现场有来自于坦桑尼亚、冰岛、哥伦比亚等国家的与会者留下了他们语言的“共生智慧”,与作品一起形成了互动。

“最小代表”在毛毡上作画,自由表达

来自坦桑尼亚的参会者用本土语言写下共生智慧

 

展览中还陈列了来自青海玉树帕卓巴合作社、三江源设计师联盟和嘉塘妇女合作社的手工艺作品,有与会者开心地购买了手工艺义卖品,遥远地为当地社区做一些贡献。

展览上的毛毡藏狐、雪豹、赤狐和毛毡地毯

头戴赤狐毛毡帽的参会者

手拿藏狐毛毡玩偶的购买者

 

更重要的是,展览成为一个交流、碰撞、连结的场所,来自全球的政府、NGO、企业代表在这里讨论着关于原住民的话题,交流分享着各自的工作和故事。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展览中互相交流

布展团队合影

精彩作品回顾


《神鸟藏鹀》

藏鵐是一种仅仅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的濒危鸟类,因为常在村庄附近,和老百姓密切相关。本来动物就是神山的一部分,我用传统藏族唐卡的方式把它们画出来,请神山周围的寺院加持,于是藏鵐成为一个神鸟,得到村民的认可和保护。

唐卡绘画:扎西桑俄,

 青海年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中国)

中国  青海 果洛 年宝玉则

 


《坦桑尼亚 Hazabe 部落》

跟Hazabe狩猎采集部落一起打猎。他们身手矫健,对周围环境的一切声音、痕迹、气味都有很强的感知,他们知道在这片干旱的地区哪里可以找到水源,有哪些动物何时从这里经过,在哪里可以找到猎物。我在震惊之余也意识到也许是自己丢失了本能。

摄影:芦明一(中国)

野声教育合伙人、首席发展官, Celu工作室联合创始人


《归》

中国云南普洱孟连黑山脚下,生活着阿卡人、拉祜族、佤族等,关系都很友好,都相信天地万物有神灵,心中都有神山,每棵大树下都住着一个神灵。阿卡人认为人是活在万能的森林中的,传统上每年要祭祀神森林、圣水源,每家每户从圣水源背水用做祭祀净食,教导孩子们从小要保持洁净的灵魂,敬山和水。

摄影:阿布(中国)火塘文化社发起人

中国 云南 普洱 孟连


《生命之域》

在Nsombou Abalahe-Dza 协会(NADA)和Paul K Feyerabend基金会的合作支持下,来自加蓬共和国东北部的Denise Ekiayong-Minko, Chanta Ngmigone-Ngwa,和其他来自Ebveng-Edzuameniene协会(A2E)的社区成员,正在进行一个对“生命之域”的庆祝仪式。

作品提供: Nsombou Abalahe-Dza Association(NADA)

拍摄地点: 加蓬

       


     《#共生智慧 – 从精神和世界观到与自然共生的在地实践》(视频)

编者 秋笔

素材来自#共生智慧 影视征集的多家伙伴


《墨脱的呼唤》(视频)

 

这是一个深藏在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山谷,保留着中国最完整的原始森林、从热带到冰川的垂直植被带谱和诸多尚未被科学发现的野生动植物,并支持着原住民传统的生活。影片展示了红外相机一年的发现,并希望在人们寻求幸福生活的同时,美好的自然能够长久留存。

出品: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中国西藏 墨脱


《秘境Hidden Lands》

《秘境》是一部交互式艺术品。使用人工智能来想象中国墨脱的生态系统,从冰川到雨林,但只有在观众目光的关注下才能完全可见,需要察者参与来使作品完整展现。作品提醒我们和这些脆弱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我们需要对它们给予的关注。这幅作品的灵感也来自于当地的社区,当谈到那里独特的景观、植物和动物时,他们将它描述为“一直隐秘的地方,只有在合适的时候才会显现出来”。 

 艺术家:Celyn Bricker

出品:CELU Studio

 

也可点击链接观看“共生智慧”展览摄影作品集视频

 

说在最后

这次展览,从一个各种因素都极不确定的环境下慢慢生长出来,我们选择了轻巧,灵活的影像展应对各种可能的变数,虽然量级不同,但恰似当下自然保护面临着的巨大挑战,也许只要笃定着,践行着,总会有办法将挑战转换成有爱、有希望的呈现

借着这次的展览,我们用当代的传播语汇与来自全球的合作者共同发起#sharedwisdom #共生智慧 的话题,尝试讲述并探索人与自然更恰当的未来可能性。一班第一次搞展览的姑娘们就这么摸着石头往前走,边走边磕绊着、边学习着、边明朗着把现在的模样呈现在你和未来之间,期待你回家,我们共同的地球

 

 


致谢

支持机构: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北京中金公益基金会 | 广汽丰田 | 抖音公益 | 开云集团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项目 | ICCA国际社区保护地联盟

执行机构: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 永续全球境研究所 | 农民种子网络 | 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Lucy & the Nerds | 秋笔摄影工作室 | 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

策展与工作团队:

策展人:田川,吕植,孙姗,史湘莹

展陈设计:田川,李雪莉,潘六妹

平面设计:苗天

山水团队:

王怡了,孙卉琳,冯琛

以下机构和个人提供了照片、视频、素材和管理等方面的贡献,一并诚挚感谢:

国家林业与草原局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 西藏林业与草原局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 S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Administration | 玉树州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Yushu Prefecture | 墨脱林业与草原局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of Medog County | 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 China Wildlife Image and Video Competition | 阿拉善SEE 基金会 SEE foundation |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 Kadoorie Farm and Botanic Garden | 云山保护 Cloud Mountain Conservation | 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Nyanpo Yutse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善觉甘加环保志愿者团队 Shan Jue Environmental Volunteer Team | 普洱市火塘文化社 Huotang Cu ture Association | 帕卓巴合作社 Phadrokbha Coop | 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措池村 Cuochi Village of Qinghai, China | 称多县珍秦二村 Zhenqin No.2 Village of Qinghai, China | 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大黑山社区 Lafu and Heji Village of Yunnan, China | International Buffalo Relations Institute, US | Asociación de Cazadores de El Valle Chocó, Colombia | Yale Ecology and Religion forum, US | Foundation FIDEPE, Cameroon | Forest, Nature and Environment Aceh, Indonesia | Kudak va Jomea, Tajikstan | Ujamaa Community Resource Team, Tanzania| Bioneers/Collective Heritage Institute, US | Nsombou Abalghe-Dzal Association (NADA), Gabon | Fundación para la Conservacióny el Desarrollo Sostenible (FCDS), Columbia | Engineering College Pokhara University, Nepal | African CSOs Biodiversity Alliance(ACBA)| African Wildlife Foundation | 缤纷自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olorful Nature Films | 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Xizijiang Conservation Center; 林毅Lin Yi | 曾祥乐Zeng Xiangle | 李成Li Cheng | 徐健Xu Jian | 洪启煊Hong Qixuan | 丁铨Ding Quan | Charley Miyamoto | Community Leaders Network | Emmanuelle Andaya | Forest Peoples Programme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展览信息,可以扫描二维码(左)进入展览的Youtube频道,扫描二维码(中)下载电子版展册,扫描二维码(右)观看抖音上的影像作品集锦。如果你有相关内容作品,也欢迎在抖音、B站、微博上使用#SharedWisdom和#共生智慧 的标签,并at我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我们也会选取特别精彩的进行下一步的转发和未来的呈现,需要你的共创!

文字整理/王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