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保护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原始森林,为了人类和自然

云南和藏东南森林保护与恢复
2024-04-08

写在前面

2022-2023年接连发现的76.8米的不丹松“辛达布”和102.3米的西藏柏木刷新了中国乃至亚洲的高树记录,也收获了众多的关注,让更多人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原始森林的神奇和独特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近日,北京大学郭庆华课题组与吕植课题组联合发文:《为人类与自然保护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原始森林》,将这项研究成果以及该地区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的诸多发现发表于学术期刊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同时文章指出,该地区的研究仍然严重不足,其完整的自然价值仍有待揭示。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是此工作的主要合作方,除了调查研究,我们也与当地政府与社区一起,开展包括兰花归野、森林巡护、自然体验等等保护工作。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随着研究和保护行动的跟进,我们会在这片土地上探知更多美好与可能。

我们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的工作得到了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西藏自治区林草局、林芝市林草局、墨脱县林草局等各方支持,感谢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金公益基金会、广汽丰田在项目执行中所提供的支持。以下是论文的全文翻译。


位于中国西藏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具有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价值。2021年我们和其他学者一起提出应在这一区域建立国家公园(Wang et al. , 2021; Duan et al. , 2022)。两年过去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已列入国家公园候选名单,有待正式建立。与此同时,这个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加速发展。在此,我们展示了在这一地区的一些新发现(见图1),同时呼吁加强对大峡谷地区的保护。

首先,区域内三棵高树的发现令人兴奋。2022-2023年期间,我们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原始森林地区进行巨树的调查与测量工作。结合多平台激光雷达技术,在研究范围内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巨树群落,并精细绘制和测量了其中三棵分属不同物种的巨树,分别是西藏自治区墨脱县76.8米的不丹松(Pinus bhutanica)、察隅县83.4米云南黄果冷杉(Abies ernestii var. salouenensis,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郭柯团队首次发现)以及波密县一棵高达102.3米的西藏柏木(Cupressus austrotibetica,之前未正式发表,见注)。这棵西藏柏木很有可能是目前亚洲已知的最高树。

图1:雅鲁藏布大峡谷(YTGC)地区的原始森林和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价值不断增加的认识。a:102.3 米高的西藏柏木( C. austrotibetica)等身照。树底部可见作者之一李成,显示出这棵亚洲已知最高树的规模;b:2022 年,我们的相机在墨脱县捕捉到了孟加拉虎 (P. tigris tigris),这一顶级捕食者种群的恢复取决于对栖息地良好的保护;c:中国波密县的高大西藏柏木原始森林;d:墨脱县高大的不丹松(P. bhutanica),中间这棵树(高 76.8 m)被门巴族村民命名为“辛达布”(树神);e:YTGC地区2010年至2023年每年发现的新物种迅速增加(基于对 97 篇同行评议论文的不完全文献评估),反映了迫切需要对该地区进行更多研究

在这棵西藏柏木周围22.4公顷的范围内我们找到了108棵高度超过70米的树木(见图1a,1c),其中34棵树的高度超过85米,有两棵树的高度超过100米。我们估计这棵102.3米高的西藏柏木,树龄超过1,000年,重约183吨,碳储量100吨。此外,这些巨树复杂的垂直结构滋养集聚了多样的地衣、蕨类、苔藓和兰花科植物群落,也为许多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物种提供了栖息地。这片巨树森林意味着一个新发现的全球性巨树热点,同时也是中国已知最古老树木的重要补充(Liu et al. , 2019)。

102.3 米高的西藏柏木(C. austrotibetica)等身照

(恭喜你划到底👍)

这片巨树森林象征着未受人为干扰的原始森林自然遗产,在亚洲尤为罕见。近年来,中国在再造林方面的成就备受瞩目,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截止2022年,森林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24.02%(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2022)。然而,中国大部分原始森林已经消失了,目前仅覆盖67,0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0.69%(中国林业网,2017)。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保留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原始森林。

生物多样性方面该地也有新发现。在过去三年里,我们的红外相机记录了42种哺乳动物和128种鸟类,包括7种IUCN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和7种易危物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孟加拉虎的影像,进一步证实了孟加拉虎在没有科学记录近20年后重现墨脱县(Li et al. , 2023,图1b)。而孟加拉虎稳定种群的回归则需要更加严格的保护。如果实现,将意味着该地区成为中国唯一的孟加拉虎栖息地,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大型食肉动物群落(9种,包括虎、豹、雪豹、云豹、欧亚猞猁、藏棕熊、亚洲黑熊、狼、豺,比东非多出两种)。

2022 年,我们的相机在墨脱县拍到了孟加拉虎, 这一顶级捕食者种群的恢复取决于对栖息地良好的保护

到目前为止,墨脱县已经记录了至少4,553种维管植物(Chen et al. , 2023)。区域内崎岖的山脉和深切的峡谷,以及超过7,000米的巨大海拔高差,支持了从热带山地雨林到高寒雪山多达9个植被带(彭补拙等,1996),造就了大量该地区特有的物种(Wang et al. , 2020)通过2010-2023年检索已发表的97篇有关物种分类学的论文,至少20种哺乳动物,43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以及61种兰花是在过去十多年新发现的(图1e)。(根据观鸟者上传到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数据),墨脱地区的鸟种记录从2018年的81种上升到2023年的529种(中国观鸟记录中心,2023)。这些发现表明,该地区的研究仍然严重不足,其完整的自然价值仍有待揭示。

秀丽兜兰,兜兰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白尾梢虹雉,大仙鶲,褐林鸮,红腹角雉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高度完整,得益于其地处偏远,原住居民的传统文化和过去二十年有效的保护政策。这三方面形成的保护应当得以延续和加强。该地区长期以来居住着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等民族的原住居民。千百年来,强调众生平等、敬畏神山圣湖的藏传佛教,以及当地对自然神灵的传统信仰,深刻地影响着当地社区人民对自然和自然资源利用的态度和行为。例如,当地人常常敬大树为神树,加以保护,而整个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则被看作是圣境(见图1d)。

格林村达帕神山上的格林寺

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的保护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2000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国家自然保护区成立,面积为9,168平方公里,随后作为国家保护政策的一部分,这里停止了狩猎、商业采伐和刀耕火种。由于人类干扰而退化的低海拔森林正在恢复,村民获得了可观的政府补贴来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我们在2021年提出的设立国家公园的建议得到了回应,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被列入了2022年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作为2035年前拟建成的国家公园候选区之一。

墨脱的不丹松原始森林

然而,自2013年通往墨脱的道路建成以来,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一项大型水电项目的计划正在启动,将在未来几十年吸引大量财政投资,为该地区乃至整个西藏自治区创造前所未有的收入。此外,该项目产生的大量电力也有望帮助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更好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已经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然而这样的开发建设不可避免给自然带来了压力。2022年,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COP15)的主席国,中国与全球各国一同承诺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使命,即在2030年前停止并扭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处理好该地区保护和发展之间复杂的矛盾,实施更高的环境标准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们建议,在实施水电开发项目之前,应尽快进行覆盖所有生物多样性类群的全面调查和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以充分了解和认识该地区的自然价值,从而准确地评估水电站项目的环境影响。这不仅要考虑到拟建工程对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目前的影响,还要考虑到对更大区域的长期生态安全后果,比如可能造成的西藏东南部微气候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碳汇和水资源服务的持续影响。毕竟,保护雅鲁藏布大峡谷巨树及其所在的原始森林,让它们能够在未来世世代代造福人类和生物多样性,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让我们携手保护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注:目前媒体报道中亚洲最高树的中文名存在“西藏柏木”、“藏南柏木”两种提法,鉴于此物种在科学上确定为在中国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狭域分布的特有种Cupressus austrotibetica,项目组经仔细斟酌,建议中文名沿用“西藏柏木”,并保持其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的地位。

北京大学任淯特聘副研究员与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主任李成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吕植教授与郭庆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藏东南与云南项目负责人周嘉鼎博士与执行主任史湘莹博士,北京林业大学讲师范光鹏博士,北京大学华方圆研究员,海南大学关宏灿副研究员,四川大学毛康珊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苏艳军研究员为合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3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71329、42201366)的项目资助。感谢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察隅县、波密县等各级林草局、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当地各民族社区的支持。

-END-

文字翻译、整理/吕植、史湘莹

排版/庞婧怡

*本文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引用。

如有需要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ontact@shanshui.org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 Wang, F. et al. Nature 592, 353 (2021).

2. Duan, S. et al. J. Environ. Manage. 320, 115943 (2022).

3. Liu, J. et al. Front. Ecol. Environ. 17, 319–322 (2019).

4. 中国国土绿化状况报告(2022).

5. 国家林草局,“关于加大保护中国原始森林的提案”复文(2017年第1230号)

6. Li, X. et al. Zool. Res. 44, 747 (2023).

7. Chen, Y. et al. Biodiv. Sci. 31, 23188 (2023).

8. 彭补拙等,“南迦巴瓦峰地区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科学出版社,(1996)

9. Wang, K. et al. Biodiv. Sci. 28,189–218 (2020).

10.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