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社区的声音:2024年中国关键生态系统区域社区保护地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05-05
以下文章来源于美境自然 ,作者美境自然

社区保护地作为国家保护地体系的有益补充,在自然保护地体系难以覆盖的“空白”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对实现“昆蒙框架的30X30目标”具有潜在贡献,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路径。

为了扩大社区保护地的影响力,探讨社区保护地面临的挑战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上的价值,4月28-29日,由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美境自然)、北京市海淀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武汉光谷山水公益基金会和北京险峰公益基金会共同组织,2024年中国关键生态系统区域社区保护地研讨会(简称中国ICCA研讨会)在广西南宁顺利举办。

   83位到场嘉宾,40位分享者

本次中国ICCA研讨会有来自自然保护区、民间公益机构、基层社区和科研单位的83位伙伴到场,其中40位在主题发言、案例分享、圆桌会议或小组讨论汇报4个环节中进行了公开发言,来自中国乃至蒙古、印度的伙伴们用自己独特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各地的社区保护地风貌,分享自己对社区保护相关议题的独到见解,为会场和线上的所有观众带来了多元视角下的精彩观点。

随各地伙伴一起来到会场的还有不同社区保护地的手工艺品、文创周边、生态食品和书籍手册,精美而丰富的产品活跃着现场的氛围,创造了更多交流话题。

   3主旨发言,8场案例分享

“乡村振兴中的‘五个振兴’——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跟社区保护地的典型特征非常契合,社区的治理决策与管理决策对保护地的保护及当地的生计与福祉都有积极的贡献”,美境自然会长黎晓亚在开幕致辞中向所有参会嘉宾表示欢迎,并阐释了“社区保护地联合行动促进乡村振兴”的会议主题。

28号的会议上,11位在社区保护地领域深耕的从业者围绕政策背景、学术研究或具体的保护地案例进行了专题分享,展现了最新的理论和工作实践成果。

 

主题发言回顾:

   自然保护地弹性管理机制探索

李晟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生态文明阐述的是一种“关系”,走向文明的关系应该是“弹性”的,而非“刚性”的,弹性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弹性管理需要在上层规划和设计上提出需求,及时发现环境变化作出调整,也需要信任和放权基层社区开展工作,加强乡村治理。

   中国乡村社会再组织化与乡村振兴

达林太(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

过去70年,中国的乡村治理经历了“组织化”“去组织化”“彻底的去组织化”和“再组织化”四个过程,当今处在乡村治理“再组织化”过程中,基层治理尚未完成,如何应对基层社会复杂的土地产权形式下的集体所有制度,壮大集体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中国乡村的结合,仍是学界亟待研究的问题。

   国内社区保护地的新进展

冯杰(山水自然保护中心,ICCA中国工作组)

中国拥有高度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传统文化,发展出了越来越多的社区保护地。ICCA工作组以支持和促进社区保护地在中国实践为使命,承担的角色包括资料整理和传播、网络和研讨会、政策宣传、与区域和全球网络的协调等。我国有一套自然保护体系,国际上也提出了OECMs为社区保护地的认可提供途径。

 

 案例分享回顾:

   弄岗保护区社区共建自然保护小区建设与管理经验分享

刘晟源(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弄岗保护区协助并支持建立了两个湿地保护小区,在这个过程中保护区需要与社区充分沟通,帮助其意识到建立保护地和保护小区的重要性,强调一定要利用基层民主的机制、村民自治法,进行社区会议表决。弄岗湿地保护小区的建立与乡村精准扶贫共建阶段有所耦合,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的理念也推动了观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

    甘肃李子坝村低碳社区建设——从烧炭到低碳

何海燕(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甘肃边界上的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李子坝村围绕着低碳建设的目标,通过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生态产业、低碳宣传等方式不断将低碳行动和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以适应气候变化,并不断提高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陇南第一个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方案,李子坝村也影响着保护区内或周边社区新型农村的发展模式。

   蒙古牧区社区保护地实践

Hijaba Ykhanbai(蒙古ICCA工作组,JASIL)

蒙古作为草原放牧大国,游牧社区面临着干冷气候及草场退化等诸多挑战。JASIL组织通过长期与社区共创,帮助社区制定和执行可持续放牧管理,监测野生动植物,发展可持续生计,并加强气候变化适应和灾害预警。例如位于高山草原的卡拉陶(Karatau)社区长期进行社区自然资源共管,并成立了社区保护地。

   印度社区保护地实践

Neema Pathak Broome(Kalpavriksh)

印度作为人口和生物多样性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不同类型的社区保护地,在不同社区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共存的智慧。通过不同联盟和网络支持,本土机构也为社区积极创造交流、学习机会,帮助社区加强自我管理的能力。Kalpavriksh机构建立了印度本土保护地数据库,便于社区交流,并为政策倡导提供基础。

    甘加草原本土生态知识形成的草原治理格局及其演变

桑杰(善觉甘加环保志愿者团队)

四季轮牧的生计方式构建了牧民共用草场的传统,也形成了本土生态知识。公平公正的自然资源利用形成了当地村集体的稳定性,促进了当地文化活动。牧民们合作制定新的草场管理制度,并将放牧行为与文化约束“发誓”连接,通过配额和放牧时间保护草场,减缓了草场过度放牧的压力。然而传统的草场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仍需通过行动让人们认识到不仅牧民需要草原,草原也需要牧民。

    文化的绵绵之力—基于阿卡文化多方参与的雨林恢复

付云波(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

在西双版纳的阿卡村寨,村民和梦南舍、昆明植物园一起将村子附近的60亩橡胶林砍伐掉,恢复社区心里的“文化森林”和雨林。恢复的雨林已自然生长出53种以上的植物,其中乔木占47%以上,包括望天树、羯布罗香等雨林树种。这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也在阿卡社区引起反响。梦南舍将继续探索将生态恢复和保护与社区的文化、生活结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式。

    生计渔业社区参与渔业资源及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

王松林(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

以质兰基金会第19期支持海研会开展的“青岛近海生计渔业可持续发展项目”的部分发现和实施中的经验教训为案例,初步归纳了我国沿海传统小规模生计渔业的体量和社区在资源与环境、社会、经济、治理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的困境和机遇,也分享了对公益组织与生计渔业社区合作推进生态友好和社会公平的优先领域的初步思考。

   村寨银行在推动社区保护地建设和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赵宏礼(丽江玉龙县黎明乡黎光村)

黎光村有13个村民小组,其中12个正在开展村寨银行与环境保护项目,通过小额借贷和项目申请发展村庄经济与公共治理。村民自愿参加村寨银行项目,通过公开讨论来制定村规民约、利息额度、选拔管理人员。利息资助不多,但是聊胜于无,得到了乡镇和村民的支持。村寨银行联动项目开展8年后有了政府保护措施跟进,也让村民明白了:保护自己的山自己水本来就是应该做的事儿。

在所有专题分享的结尾,质兰基金会(简称“质兰”)副秘书长陈楠提出了“质兰社区专项基金”的设想,质兰社区发展顾问刘源做出补充。质兰希望通过小额资助,将社区保护中细碎而重要的需求与行动激发起来、把人调动起来。“专项基金”的设计与执行是动态的过程,质兰也在期待各位社区保护参与者的反馈,一起完善方案与行动跟进。

 

   3场圆桌论坛,19位发言者

为更直接地传递基层社区和每个社区保护参与者的声音,本次会议共设置了3场圆桌论坛,在实时交流和问答中,集中探讨了“社区保护地的生计发展”“以文化视角看待社区保护地”和“发挥社区居民在社区保护中的能动性”3个社区保护地发展的重要问题。

 回顾圆桌论坛

   社区保护地的生计发展

主持:李晶(ICCA中国工作组)

来自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弄岗村五桥湿地保护小区、广州市从化区深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莺歌海自然文化保护中心、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的伙伴,分别介绍了保护地内的观鸟研学、农业产业链、海水养殖和渔业生计,丽江健康与环境研究中心理事长邓仪指出对外部支持离开后、社区不再自主承接生计资源和坚持保护的现象,提出保护地中的生计发展最重要的是为当地人扩展更大的选择经验范畴等观点。

    以文化视角看待社区保护地

主持:刘源(质兰公益基金会顾问)

湛江市黑石屿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新疆山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三江源嘉塘社区保护地和质兰金钱松项目5位女性代表的发言,让观众共同感受到了一段连续的历史和集体共同文化记忆,以及社区保护地未来的行动。文化可以连接自然和社区,也是村民理解为什么要做自然生态系统和物种保护的桥梁,社区保护工作中需要有文化视角,尊重社区的文化信仰和禁忌。

   发挥社区居民在社区保护中的能动性

主持:杨静(中华女子学院,质兰公益基金会顾问)

通过渠楠社区保护地和美境自然、关坝流域自然保护中心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间共同推进保护的故事,以及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心、老君山公益保护地代表的分享,可以看到社区工作中需要从解决人群的问题切入,发现村庄骨干,依靠当地的力量,平衡保护和生计利益,帮助村民认识生态跟生计、生活、生命意义的关系。社区保护工作最终建立的可能不是利益平衡,而是让村民意识到生态和环境与自己是一体的,将保护作为自觉行为。

 

   1场参与式讨论,7个兴趣议题

会议现场征集在座嘉宾感兴趣的话题,整理和归纳出7个社区保护相关的小组讨论方向,为更多在场嘉宾提供参与交流和碰撞的机会。在丽江健康与环境研究中心理事长邓仪的主持下,29号上午,与会者自由选择议题,进行组内讨论,并由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回顾小组讨论

   社区内各主体如何参与到社区保护中

“所有农村社区里都有多元主体,如果以老人、妇女、儿童、青年为基本分类,我们认为老人可以成为权威、发挥主导作用,妇女可以成为主力,本地妇女和外嫁妇女都有潜力成为积极的参与,青年可以承接新兴产业,儿童越来越被当做社区主体,他们享受生态环境带来的权益,针对儿童的自然教育可以带动社区其他人参与。”

    社区保护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组都是来自社区的村民,首先梳理了我们几个社区的产业的现状,除了政府的弹性管理,村上有保护意识,也需要实施‘土政策’,由村规民约来保证可持续性,规定经济作物的作业和管理方式,另外也可以通过协议保护,政府出钱购买集体林的使用权,社区也可以利用并做出保护的承诺。”

   社区保护中的利益冲突类型和解决方法

“冲突类型首先包括传统利用与保护政策的冲突,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弹性管理、参与式管理以及联合行动执法,加强普法和公众教育;其次,对利益群体间的冲突,我们认为可以通过进行更多的环境教育调解;另外,对于人兽冲突,可以进行经济补偿和防御措施,对于地方政府经济开发和社区建设的冲突,也许可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协调。”

   社区保护地可持续发展机制

“我们小组并没有一个定论,主要聚焦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哪些资源、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把资源更好链接起来的问题。有一部分资源可能来自政府提供的启动资金,一部分来自于社会其他资源,像基金会、NGO、科研机构和投资机构提供的陪伴资金、技术投入。除了外部相关方之外,社区内部也要有相应的机制来保障保护地可持续发展。”

   社区保护如何激发社区能动性

激发能动性需要明确社区居民的生计和保护之间有没有共同点或冲突点,如果没有利益相关点就很难。想要激发能动性首先要学会像“土著”一样思考,去感受他们眼中的珍贵事物;其次可以协助他们建立兴趣团队,增进关系,也可以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为当地生计增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方式。激发社区的能动性的关键也不仅是利益,很重要是凝聚社区成员,借助他们的力量达成更多的共识。


   建立社区保护地网络可以怎么做、做什么

“网络可以包括对社区保护地感兴趣的人和有意愿建立社区保护地的群体和个人,未来还需要牵头人,制定工作框架、准入标准、考核机制、赠款机制。网络可以通过明确社区的多重需求,建立交流平台、进行项目周期管理支持、连接资源、建立评级和认可机制等。网络还将通过组织广泛的参与机制、网络运行、评级机制、培训支持持续运作。”

   社区保护与传统文化、科学知识相结合

“传统文化和科学是工具,相互结合实现社区保护地的目标。我们需要理清科学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它们之间有可能是相互推动互不分离的关系,可以用传统文化的方法来实践,以科学的方法去监测,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二元对立的。”

 

   1场社区参访,1场生态赶海

主会场议程结束后,29号下午,45位参会嘉宾继续前往北海市银海区下村参访。参访者与下村村民委员会和“生态赶海”小组相互交流,了解下村的赶海生计与村庄发展现状,也在后续的走村游览和生态赶海体验中更直观地感受了下村的自然与人文风貌。

   结语

在保护地内的社区保护地应成为社区参与保护地建设的有力支撑,保护地外的社区保护地则有潜力成为OECM(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贡献到全球保护目标之中。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作为全球社区保护地网络ICCA 联盟东北亚区域的协调机构,也邀请了来自蒙古、印度的伙伴来研讨会分享,更将中国的社区保护地向更多其他国家的伙伴介绍。本次研讨会搭建了让所有到场来宾都有机会平等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不仅收集和凝练了许多有关社区保护的知识和经验,更连接起众多社区保护的关注者、参与者、推动者。

期待未来,更广泛的联合行动力量得以凝聚,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社区保护地和乡村发展,促成关键生态系统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