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发布丨牧区如何管理气候风险?传承传统智慧与拥抱变化的时代

自然观察
       2024-07-04

引:“雪山如海螺色,则国土安康;雪山如天珠色,则国土舒适;雪山如玛瑙色,则国土衰亡。”这句藏族偈语的含义是,当雪山像海螺般洁白时,人类所在的世界非常健康平安;当冰雪开始消融,雪山像天珠般斑驳的时候,世界依旧可以让人感觉到舒适;当雪山上没有了雪,山峰像玛瑙般棕红时,世界就快要走到尽头了。

降雪覆盖在青藏高原

热浪、洪涝、干旱、高温,每到夏季,这样的极端天气往往触动着我们的神经。除了极端天气这样的突发新闻,气候变化也通过缓慢更替的四季冷暖,越来越多地被我们所感受到。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问题,但是对气候变化的承受和反应却是地方的。在自然条件本就极端的地区,越是依赖自然资源、越是贫困或者缺乏流动性的人群,对气候变化越是敏感

在我国,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作为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内蒙古等草原地区,都是重要的动植物栖息地和水源涵养地,同时,依赖于草原生活的牧民仍然主要依靠放牧维持生计。冰川消融、雪线上升、洪水、草场退化等现象愈演愈烈,这些对于牧民而言是超出传统印象的。

青藏高原上,正在放牧的牧民

因此,在青海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和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李黎老师、西南财经大学的贡布泽仁老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张倩老师一起,从2019年起开始,在青海和内蒙古牧区选取了三个点进行社区案例调研。试图以依赖于牧业的人群作为对象,去观察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从千百年来适应气候波动的传统出发,看牧民如何在新的时代应对和管理气候的风险,政策、市场和自然环境如何与之交互和发展。

去年底,本案例报告终于出炉。三个研究案例分别来自青海玉树的嘉塘草原,果洛的年保玉则,以及内蒙古磴口县,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共同的问题,包括社区的发展路径是什么,外部利益方、政策制定者该如何去理解和帮助社区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等等。

牧区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案例报告封面

青海果洛州的年保玉则社区,主要面对的威胁是冰川融化和草场退化。案例研究通过Q方法[1]的调查,了解当地牧民对于参与草地恢复行动的态度和意愿,从知识、世界观、价值观和制度等角度探讨提高社区适应性的方法。根据Q方法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种草的态度上,年保玉则社区的牧民大致可以被分为四个类型,分别是:主动应对型、经济导向型、信仰被动型和城市向往型。对于推动社区参与草地恢复而言,主动应对型牧民、经济导向型牧民是开展工作的重点。

年保玉则的冬季草场

嘉塘草原上的社区主要面对的挑战是极端天气以及草场退化对畜牧的影响。案例研究通过对称多县两个村问卷调查和访谈,比较在气候变化适应策略和效果上的差异,探讨政府、市场和社区自组织在牧民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和关系。在共用草场和联户承包两种不同的管理机制之下,不同的政策扶持力度和合作社、寺庙等多种主体的参与,形成了差异化又有韧性的适应机制。

嘉塘草牧区景观

 

内蒙古巴彦淖尔区域磴口县的案例选取了中部偏北的两个嘎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了比青藏高原更加严重的干旱挑战,水资源明显制约了畜牧业发展和牧民的生计。在多种适应策略中,牧民严重依赖市场策略,如购买外部市场的草料、租用农地冬季补饲等,这些给牧民的畜牧成本带来了负担。许多牧民放弃畜牧业迁入城镇打工。

磴口县的黄沙与荒漠植被

在这三个地方,我们也都看到了牧民试图用传统文化来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就像李文军老师在前言中所提到的:

「干旱高寒牧区,由于气候(比如降水)的高度变异性导致的自然资源分别的高度时空异质性,使得“气候变化”这个词,对于牧区和牧民而言,并不是一个新的事情。天然放牧畜牧业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相关生产、生活以及本土知识,本质上就是要应对这些气候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气候“变化”对于牧民而言是正常的,“不变”才是不正常的。因此,牧民对于气候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骨子里其实是主动去“管理”风险,比如移动,而非现在气候变化学界所谓的(被动)“应对”风险。

牧区以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外界的主流发展观的干预(当然,也包括主流发展叙事下牧民的自我放弃),包括不当政策、强加的市场(而非自发的),使得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困境时,自己的之前的“管理”风险的理念和经验优势反而在逐渐丧失。

所以当前牧区面临的最尴尬的问题或许是,所谓的“现代化”的东西没学会或正在拼命学,而自己最具优势的东西却在丧失(或被迫或主动)。

因此,讨论牧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或许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思路,重新塑造主流话语。即从“应对”风险变为“管理”风险。而全球天然放牧畜牧业过去几千年的“管理”风险的经验,在这个重塑话语的过程中,应该被重视。

牧民准备牧场搬迁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背景下,我们的牧区也要在传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拥抱这些时代带来的变化,主动地去管理气候风险。作为一个抛砖引玉,这本小小的报告可以通过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也欢迎各位读者为我们留言、反馈,让草原发展的讨论继续下去。

本次调查感谢青海玉树州政府、称多县人民政府的指导,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年目仓畜牧业合作社、山水公益基金会的支持,感谢北京大学吕植教授、李文军教授、徐晋涛教授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许吟隆老师审阅提出的修改意见。感谢乐施会(香港)北京办事处的资助,感谢朱嘉、何玛措、泽昂甲、旦增在翻译和联络等方面的帮助,特别感谢所有接受访谈的农牧民!

 

-END-

文字整理/史湘莹

排版/赵博雅

*本文来自山水公益基金会,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引用。

如有需要请联系contact@shanshui.org

注释:[1]Q方法是一种结合了定性和定量视角的研究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原住民社区对于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行动意愿的研究,以揭示本土视角在其特定的世界观、价值观、知识体系和治理结构下,对于气候变化风险和影响的理解,以及采取适应性行动的倾向(Albizua & Zografos,2014; Brown, 1993; Karali et al.,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