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励强:我和马边大风顶保护区的成长与保护之路
2022年,在华泰证券的支持下,华泰公益基金会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起“一个长江青年环保行动者‘跬步’支持计划”。本文来自第二期“跬步”计划的付励强,因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大学时期选择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毕业后,怀着对保护区的深厚感情,来到小凉山彝族地区,成为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名生态保护者。借助“跬步”计划提供的平台,付励强希望分享一些他与保护区的故事。
01 马边大风顶保护区
马边大风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南边缘,是以保护大熊猫、珙桐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周边有4个乡镇23个村,居住的基本都是彝族群众。曾经交通不便利,经济发展滞后的时候,社区还保留着“靠山吃山”的传统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依赖严重,与大熊猫“抢食”现象非常突出。
马边大风顶保护区风光
马边大风顶保护区出台了禁止在保护区内采笋、放牧等相关保护政策。经过多年的严格保护管理,保护区内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现在野生动物遇见率也非常高,能看到如藏酋猴、毛冠鹿、红腹角稚、白腹锦鸡等野生动物。与此同时,单纯的保护方式也造成了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02 保护区科研初体验
1991年,胡锦矗教授在保护区建立了大熊猫观察站——马边大风顶熊猫观察站,但因历史原因,大熊猫研究被迫中断。自此之后,保护区科研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只有偶尔参与外来机构科研项目的野外调查工作,没有自主的科研计划和科研团队。
1991年马边大风顶熊猫观察站建站牌子
图源:西华师范大学
胡锦矗教授(左一)与第一批调查队员在观察站合影
图源:西华师范大学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周材权教授带领张晋东、白文科等专家来到马边,希望接续胡锦矗教授在马边大风顶保护区的科研工作,周材权团队与保护区重新签订大熊猫保护科研合作协议,保护区的科研工作迎来了发展机遇。
这一年我正好进入保护区参与工作,一年后,我被调到科研监测股,和马边野生动植物专家黄耀华老师一起工作。当时保护区红外相机还存在安放不太合理、监测不太规范、数据不太科学等问题,我们俩就按照我国森林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规范相关要求,利用ArcGIS技术重新制定了红外相机网格化监测方案,对保护区进行全域监测,希望能摸清保护区每个区域野生动物的种类、分布和生存等情况。
参加野外红外相机监测工作
通过扩大红外相机监测区域,我们获得了更多红外相机影像和野外动物分布数据。对比历年调查数据,我们撰写了《利用红外相机调查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及时空分布特征》和《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新记录》两篇科研论文,并以保护区为第一作者单位正式发表。虽然之前有很多关于保护区的科研论文,但都是外来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的,没有一篇是以保护区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这两篇文章也算实现了保护区自主科研论文零的突破吧。
此外,根据红外素材剪辑的小熊猫视频在CCTV1《秘境之眼》栏目的2019年生物多样性日秘境之眼精彩影像评选活动中获得“优胜奖”
藏酋猴照片在四川省2021年红外相机摄影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在随后的科研工作中,保护区陆续开展了珙桐、四川山鹧鸪、鳞翅目昆虫、疑似分布物种、水生生物等6个专项调查,深入开展了大熊猫精细化管理、栖息地保护管理政策评估、种群隔离与移动模式、栖息地恢复机制与修复、主食竹资源分布特征等5项大熊猫相关科学研究,发现了8个物种新记录,又发表了8篇署名科研论文,保护区的科研成果转化有了很大提升。
近年来,保护区与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科研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四川凉山山系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马边珙桐低海拔繁育基地”“西华师范大学科研与教学实践基地”“乐山师范学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东北林业大学协同育人基地”“成都师范学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等平台,这些平台汇聚了众多专家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共同致力于生态保护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03 从零开始的自然教育
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委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的活动课程。那时我也在思考,保护区是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我们保护区是否能拓展宣传教育方式,结合本地资源情况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呢?2018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成都举办自然教育师培训,我们的宣传教育股股长余晓梅参加了培训,并获得了自然教育师证。回来后,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保护区自然教育活动方案,并与永红乡柱上村小学一起成功举办了第一期自然教育活动。
永红乡柱上村小学开展第一期自然教育活动
那时,自然教育没有任何清晰、系统的指导性资料,后续的自然教育活动该怎么开展,我们都没有思路。后来,我购买了《林间最后的小孩》《与孩子共享自然》《自然野趣》等自然教育相关书籍,与黄耀华、余晓梅等同事一起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不断去探索不同类型的自然教育活动,到2019年,我们编制了3个自然教育课程,开展了6期自然教育活动。
其中,以“许美好愿望、献绿色爱心”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是我们以“植树节”为契机,与民建小学德育处一起探索将学校德育与自然教育相结合,把自然教育融合到传统植树节活动中;“马边大风顶的鼯鼠们”自然教育课程,是黄耀华基于十年来对保护区内红白鼯鼠、橙色小鼯鼠长期观察的基础上设计的,课程的思路是一点一点揭秘鼯鼠的生活,每次活动小朋友们都会被鼯鼠的神秘惊艳到。
黄耀华设计制作的自然教育课件
马边大风顶保护区入选“四川省自然教育基地”,是乐山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一个自然教育基地
随着马边对专业人才的重视,保护区又引进了彭露、刘婷婷、罗欢等同事,他们的加入,为自然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我们陆续开展了植树、观鸟、夜观鼯鼠、自然笔记、野生动物寻踪等多种类型的自然教育活动,也尝试走出去与外面的自然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了多期自然教育活动。
保护区巡护员琼模刘布带领小朋友开展野生动物寻踪活动
现在我们已经有2名自然体验师、2名自然教育师,5名自然讲解员,编制了10种自然教育课程,与保护区周边中心校合作建立6个“自然教育示范班”,开展了54期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惠及3000余名小学生。我们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方式,传播生态保护意义,让更多人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04 寻求社区发展思路
2017年,正是国家脱贫攻坚重要阶段,那时候,我就在积极思考,保护区也属于敏感脆弱地区,周边群众要脱贫,就必须发展社区经济,但在周边社区怎么推动生态扶贫才能实现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双赢呢?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和历史资料,我撰写发表了一篇文章《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生态扶贫策略探析》,从那时起推动周边社区发展成为我关注和研究的内容。
保护区周边群众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靠山吃山”的传统生活方式也是继承下来的,我们现在严格履行生态保护职责,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他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探索一条适合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开展科学研究时,我们邀请专家教授到保护区周边乡镇看看,寻求解决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矛盾问题的办法。
当时一种比较直接有效缓解矛盾的办法,是通过生态保护补助,邀请社区群众直接参与生态保护。我们设置了社区共管员、生态护林员、野外向导等公益性岗位,聘用周边贫困户家庭成员参与保护区工作,让他们从资源利用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这样既促进了周边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也为他们增加了一点经济上的保障。除此之外,保护区还制定了野生动物伤害补偿、无偿建设节柴新灶惠及周边群众等措施。
为了加强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密切合作,我们考察学习其它保护区的优秀经验,并与周边乡镇、村组合作共建了社区共管委员会,推行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吸收村民参与保护工作。一方面,我们共同开展包括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竹笋山的管理以及社区宣传教育等活动,希望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另一方面,我们也加大了对社区发展的支持力度,组织了居民生计能力的培训,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可持续的生态产业。
2023年,我们与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协会杨琰瑛教授深入合作,共同申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项目,并且邀请了很多生态产业发展方面专家,针对保护区建设发展、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周边社区居民生计能力提升和乡村振兴、生态价值实现、野生中药材种植、大熊猫友好型产品认证等内容,向周边乡镇村民开展生计能力培训,同农业、林业、供销社等部门交流发展经验。
通过此项目,我们在永红乡柱上村建立了20亩的笋用竹移栽示范基地,并接受了上海顾女士的捐赠,在高卓营乡高卓营村建立了100亩的示范基地。我们积极与周边乡镇合作,引导当地村民发展马边食用笋竹产业。截至目前,这些试点已成功吸引周边村民自发种植竹子5万余亩。根据当前竹笋的市场价格,预计三年后,周边村民就能在自家林地采摘竹笋,这将极大地降低他们的成本,增加经济收入,逐步改善其生活方式,并减少对保护区的人为干扰,从而有效地促进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的发展。
这是我与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彼此陪伴的8年,这其中有困难、迷茫和挫败,也有爱、友谊、成长,不论怎样,作为保护区的一员,我深感自豪能够参与保护工作,见证并推动变化的发生。万事开头难,但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便能在前进的路上收获机会与认可,就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前行。
-END-
撰文/付励强
供图/马边大风顶保护区(除来自西华师范大学的图片)
排版/庞婧怡
*本文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引用。
如有需要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ontact@shanshu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