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生态系统的关键守护者:欧亚水獭

山水公益基金会
2024-04-10

水獭是食肉目鼬科水獭亚科动物的统称,全球现存7属13种[1]。水獭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视为淡水生态系统的健康指示种和旗舰物种,在维护水域生物平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中国,共有三种水獭的记录,分别是欧亚水獭(Eurasian Otter Lutra lutra)、亚洲小爪水獭(Asian Small-clawed Otter Aonyx cinereus)和江獭(Smooth-coated Otter Lutrogale perspicillata)。

中国的三种⽔獭及其分布 图源:⼭⽔⾃然保护中⼼ 年保⽟则⽣态环境保护协会 Jeffery Teo

欧亚水獭作为顶级捕食者,擅长游泳,能够在水下潜游4-5分钟,以高灵活性和速度捕捉猎物。其食谱广泛,涵盖鱼类、两栖类、鸟类、小型哺乳动物、昆虫和甲壳类[2]。欧亚水獭通常独居夜行,白天则在洞穴中休息。尽管它们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但主要在春季和夏季交配。雌性水獭平均产下2到3只幼崽,并照顾幼崽12至15个月。幼年水獭出生体重仅约100克,其蓬松的皮毛使它们很难游泳,因此幼崽经常在 16 周大时被母亲拖入水中进行游泳训练,之后很快能够自行捕食[3]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欧亚⽔獭  图源:荒野新疆

尽管历史上欧亚水獭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省区,但由于皮毛和传统药用价值而遭到过度捕杀,其数量急剧减少。政府统计数据显示,直至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動物保护法》实施前,每年的捕获量为数万只[4]。如今,欧亚水獭的分布范围缩小至若干破碎化栖息地,只剩小而分散的种群。整体种群数量仍受到栖息地破坏、水污染、鱼类资源枯竭等威胁[5]。《2019中国水獺调查与保护报告》指出,已调查的栖息地面积仅占其潜在分布区的4%,而潜在栖息地中有80%尚未被纳入保护区范围[1]

.2000年后欧亚⽔獭在中国的分布、潜在栖息地及保护空缺  图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欧亚水獭是重要保护对象。萨尔布拉克镇,位于阿勒泰地区的边陲地带,紧邻哈萨克斯坦,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欧亚水獭的重要栖息地。近二十年来,由于原生鱼类资源的枯竭和过去非法盗猎活动的猖獗,欧亚水獭在阿尔泰山已经十分罕见。2018年8月起,荒野新疆(注册名:乌鲁木齐市沙区荒野公学自然保护科普中心)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支持下,与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哈巴河分局合作,持续开展欧亚水獭的调查监测工作,完成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首次欧亚水獭野外初步调查,确认该区域仍有野外种群分布。这一发现为欧亚水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提供了希望。

参考文献:
[1] 中国⽔獭调查与保护报告编辑组. 2019中国⽔獭调查与保护报告.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2019.
[2] 孙晓倩.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欧亚水獭现身武夷山 [EB/OL]. 2023-04-20. http://www.news.cn/science/2023-04/20/c_1310712385.htm.
[3] Jim Manthorpe. Eurasian Otter (Lutra lutra) [EB/OL]. 2024-03-09. https://www.otter.org/eurasian-otter.
[4] IUCN SSC Otter Specialist Group. OTTERS IN CHINA [EB/OL]. 2019-04-13. https://www.otterspecialistgroup.org/osg-newsite/2019-international-otter-congress/otters-in-china/.
[5]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自然保育部. Study shows that China’s otters are in dramatic decline [EB/OL]. 2017-07-04. https://www.kfbg.org/en/press-release/article/Study-shows-that-Chinas-otters-are-in-dramatic-dec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