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天行者:高黎贡白眉长臂猿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又称天行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是一种分布于缅甸东部以及中国云南省西部高黎贡山区域的灵长类动物。它原本被划归东白眉长臂猿,经中山大学范朋飞教授等多年研究,于2017年被正式划分为独立物种。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一种类人猿[1]。作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EN)物种。2018年,在内罗毕举行的第二十七届世界灵长类学会大会上,该物种被列入2018-2020年全球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名录,国际社会对其濒危状态高度关注。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主要栖息于中国云南高黎贡山海拔1600–2600米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中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这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年平均气温仅为13°左右,冬季气温偶尔会降到零度以下,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最冷长臂猿栖息地之一[2]。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家域超过100公顷,是热带地区长臂猿家域的3-5倍。在果实资源匮乏的季节,它们会减少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并大量进食叶作为替代食物。研究发现,它们会根据早餐类型的不同而计划觅食时间和路线,以更高效地在山地环境中寻找分散而又稀缺的果实资源[2]。
近七年来,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保护区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对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及其栖息地的保护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根据连续多年的种群监测结果,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盈江片区及支那、苏典保护区周边区域内,共分布有24个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家庭群和约10只独猿,总数量约为85只,占专家估算总数的57%[3]。其中,苏典乡有14个家庭群和5只独猿,总计约45只;支那乡有10个家庭群和3只独猿,总计约40只,特别是在卡场五排村,还记录到1只独猿[3]。2022年最新调查经专家确认,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区域为国内最大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种群的分布地,有效家庭群已达29群,种群数量约为91至95只[3]。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山水公益基金会积极支持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及云山保护开展盈江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保护及自然教育探索项目。通过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和广泛的社区参与,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天行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在高黎贡山脉的森林中延续它们的生命之歌。
参考文献:
[1] 崔晨韬, 李劲松. 中国科学家首次命名长臂猿新种——高黎贡白眉长臂猿 [EB/OL].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98682, 2017-01-12.
[2] 范朋飞, 费汉榄. Proceedings B/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 | 中山大学范朋飞教授在天行长臂猿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EB/OL]. https://cps.nwu.edu.cn/info/1069/1387.htm, 2023-05-18.
[3] 张利祥, 杨润芬, 龚强帮等. 保护高黎贡白眉长臂猿 我们在行动 [EB/OL].https://mp.weixin.qq.com/s/KiX9ZTwdAaD2h_oS4R4UHg, 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