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公益基金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之路上的崭新出发(截止)

山水公益基金会
2023-06-30
 
2007年,北京大学吕植教授和孙姗女士共同创立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基于在地实践和科学研究,这家机构致力于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转眼已经十六个年头。
这些年里,山水一直扎根于中国西部,推动雪豹、大熊猫以及滇金丝猴、云豹等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的研究与保护,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尝试恢复城市中的自然空间,并且希望基于这么多年的数据积累和研究成果,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金融、科技、规划、政策制定等领域的对话,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问题寻找答案。

我们保护的大熊猫、云豹、滇金丝猴、雪豹


我们一直在思考,在保护实践的基础之上,如何才能让那些因为试错而获得的经验教训,以反复迭代的方式获得持续经验整理;如何能够对行业起到更好的帮助,乃至于破圈吸引更多的力量关注自然保护,让生物多样性实现真正地主流化

因此,在2022年9月,在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局的支持下,由吕植老师和史湘莹女士作为发起人,我们注册成立了武汉光谷山水公益基金会

我们希望以下回答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这家基金会:

为什么要成立山水公益基金会

作为实践型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所发起的机构,我们希望基金会可以进一步补充承担山水已有的角色,其中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对于保护议题的经验整理和深入研究;一个是对于保护行动的可持续支持

虽然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自创立起始,就有了科学的DNA,这些年来,科学逐渐成为山水工作的思路以及所秉持的逻辑,但是目前很多的研究还是集中在生态学层面,我们知道自然保护实际上涉及很多复杂的学科的交融。从问题出发,它需要基于生态学的研究结果,结合宏观政策、经济发展、治理结构、传统文化等因素,在时间的尺度上分析出未来的行动路径,并对行动路径进行持续的观察和评估,在外部影响因素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及时调整,并基于科学的方法评估行动的保护成效。

而长期陷入保护工作之中,让山水的同事很难分身来做研究和整理,从一个行动者来说,这其实是挣扎的,一方面我们要作为行动者参与一个行动,进入一个村庄,开展保护的实践;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适时的抽身出来,来评估我们这种干预的成果如何。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社区访谈

和志愿者、专家们进行野外调查

我们希望基金会的成立,可以弥补在行动型研究上的不足,支持更多的科研从业者来到自然里,对保护策略、行动和成效开展持续的研究,不断总结;并对外部的宏观政策、经济发展、社区治理和传统文化开展有针对性的独立研究,帮助行动者更好的理解保护问题。

除此之外,随着这些年工作的深入,我们也发现作为一家保护机构,山水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能够集中和扎根的社区以及跟进的议题终究是极少的。我们并不希望把山水做的有多大,吕老师曾经说过,她的愿望就是把山水做没了,这个时代不再需要山水这样的机构了。

因此,我们希望能够支持更多的机构,在更多的区域,更多的议题上开展行动,而这种行动又和山水的实践行动之间产生联动、讨论和反思,从而帮助大家不断理解在不同的政策背景、文化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在这个方面,山水所参与发起的雪豹保护网络、自然观察平台等已经开展了类似的工作,这将帮助我们找到目前的空缺,尝试提供有效的支持。

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是什么关系

作为两家独立的机构,基金会首先和山水将会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但是我们也希望基金会超越山水。我们希望基金会能够利用山水的实践经验,但是又面向全行业,能够实现山水在保护研究以及对于行业支持的不足,希望能够支持到生物多样性的主流化和行业发展。

在这点上,我们期待和更多的合作伙伴交流,看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山水公益基金会到底做什么

未来山水公益基金会主要包含两个业务板块:研究院以及行业支持。

在研究院上,我们希望通过对自然保护议题的梳理、分析、调研,形成数据积累、分析报告和建议。这样的行动导向型研究,目的是指导保护领域的投资策略、政策建议和应用于实践。而在行业支持上,我们希望能够在研究院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工作的资助,进行能力建设和陪伴,帮助行业机构提升已有经验的影响

比如,我们目前希望落地的一个研究探索方向,是推动OECM议题在中国的进程以及中国在国际范围内的参与力度。OECMs,英文全称: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

tion Measures,即“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通过支持保护地以外的地域参与保护,OECMs除了可以较大地提升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的面积外,还可以与正式的保护地体系起到互补的作用,例如廊道和缓冲地带,从整体上提高保护地的功能,并有可能从景观和生态系统的水平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OECMs(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的实践,可以扩大生态保护的社会参与,以及促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山水公益基金会的宗旨,是致力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公益基金会将关注城市和乡村社区可持续治理、网络和人才支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和宣教等内容。通过支持回应行业需求的课题研究、议题性资助等工作,更好地支持社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022年11月9日在武汉举行的COP14联合国湿地公约大会上,山水公益基金会首次亮相,在中国林学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指导下,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红树林基金会、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了“CEPA湿地教育与保护论坛”。论坛围绕湿地教育与保护的国际交流及报告、中国CEPA实践及经验分享、社会化参与的湿地保护实践等板块开展。

COP14分论坛 CEPA湿地教育与保护论坛主视觉

山水公益基金会是主办机构之一

目前,山水公益基金会的详细策略还在梳理之中,作为一个面向行业的平台,我们非常期待能够和大家一起充分讨论和探索。

从实践型机构山水,到支持性机构山水公益基金会,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新的团队还在持续建设中,而如何实现不同的角色,如何真正地发挥作用,也希望有你的参与。下面是山水基金会的招聘信息,我们希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行人,共同推动这项有意义、有影响力的事业。

招聘职位1

合作发展官员/助理(武汉/北京)

1. 协助主管进行战略研究、合作对接、筹款维护,以及基本的品牌传播工作;

2. 需要对自然保护行业有基本了解;

3. 具备较强的分析和写作能力;

4. 具备相关专业和工作经验优先。

招聘职位2

运营与财务助理(北京)

1. 协助主管进行合同管理、行政运营、财务出纳等工作;

2. 协助进行人力资源相关手续办理,人员档案的梳理和完善;

3. 协助机构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的修订、完善;

4. 协助组织协调机构内各项活动、会议;

5. 需具备基本财务知识和技能,协助机构进行年检等审核。

招聘职位3

在地项目助理/兼职顾问(武汉)

1. 执行和对接武汉及周边地区基于社区的物种保护和调查项目;

2. 参与物种保护项目的伙伴资助、能力建设等工作;

3. 需具备一定的生态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基础;

4. 能配合项目的出差及野外工作。

岗位福利
1. 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待遇;

2. 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简单的人事关系;

3. 专业的培训机会及参与一线项目的机会;

4. 充分了解生态学研究和自然保护行业的平台。

有意者请通过下方二维码或链接填写个人信息、上传简历及自荐信,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期待在这个夏天,山水公益基金会与伙伴们崭新出发!

END-

*本文来自山水公益基金会,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引用。

如有需要请后台留言或联系foundation@shanshui.org

武汉光谷山水公益基金会
武汉光谷山水公益基金会(简称山水公益基金会)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局指导下于2022年9月正式成立。基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前期工作,山水公益基金会将继续关注城市和乡村社区可持续治理、网络和人才支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和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