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观察的脚步永不停止|与396种生命相伴的囊谦自然观察节

雪豹与草原保护
2024-09-05
 

从玉树市沿着214国道往南开,穿行于高山草甸平缓的区域,满目开阔鲜明的草绿,这是青藏高原的常见风光,直到某个转弯,道路收窄,两侧陡峭的山壁贴近,宝塔样的川西云杉和大果圆柏扎根其上,层层叠叠、郁郁苍苍,更为深重的绿意笼罩下来。

尕尔大峡谷内矗立的森林

仿佛要迷失在一层又一层的峰峦里,2024囊谦自然观察节的11个参赛队伍进入了夏日的尕尔大峡谷。这11支参赛队伍绝大多数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江西、山东、浙江、云南等外省城市,不少人第一次到四千多米的青藏高原,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60后,年龄最小的刚满十八岁(她的生日愿望就是参加自然观察节),既有自然保护领域内的专业人士,也有从事其他行业的自然爱好者和国内外的高校学生。对三江源的好奇、热情与关切令大家相聚于此,在同一片土地上用不同的眼睛观察和思考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各团队合影(排名不分先后)

 

陪伴大家的不止有山水的工作人员,还有当地的牧民向导。牧民们在前期经过了接待、安全和野生动植物知识方面的培训后,在比赛期间为各个队伍提供住宿、担当司机和向导。热情且淳朴的牧民向导是大家坚实的后盾——没有怨言地早出晚归、帮助寻找目标物种、关心大家的身体状况、递上吃不完的食物……虽然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链接不断产生,既然具身性地与囊谦相遇,就不会只看到自然,还有融于自然的文化和人。

正如山水国家公园负责人秦璇在开幕式说的“我们希望大家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能和自己的向导、接待家庭多一些交流与互动,感受这片土地上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正在经历的变化。我们也非常期待大家的经历是关于自然但也超越自然的。”自然观察节设立的初衷即是希望借助公众的力量,推动建立以社区为主体的自然体验,让社区从自然体验中直接收益,从而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社区发展作出贡献。

亲切的向导们

在为期两天半的正式比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11个参赛队伍共提交自然观察记录1310条,记录到了兽类13种,鸟类81种、两爬3种、植物299种,其中不乏马麝、猞猁、藏鹀、中华鬣羚、辐花、红斑高山蝮等多种珍稀动植物。以下是详细展开。

01 获奖队伍与作品

在紧张的两天半比赛时间里,队伍们白天在外拍摄,夜晚整理记录。屋脊仙踪队的段洁半夜喃喃自语关于识别植物的梦话,玫珑队的陈千明因为队友生病,临时和阿吾日代组队,一个人识别两个人的照片到凌晨。高原反应、酷烈的阳光和并不现代便利的生活是另一重挑战,相信能够赢得综合奖和最佳观察奖的各位不只是熟悉动植物们的习性,还拥有无比的坚韧与耐心。兔狲队早晨六点出发,晚上九点返回,所有餐食在野外解决,他们拍到了包括猞猁、马麝、岩羊、旱獭、川西鼠兔、灰尾兔、猕猴在内的七种兽类。

综合奖作品欣赏

综合奖第三名

 

玫珑队

团队成员:陈千明、日代

 

综合奖第二名

雪兔子队

团队成员:杨南、陈炎栋、杨淅宇

 

综合奖第一名

一定看到猫猫队

团队成员:易逸瑜、王敏求、赵颖

 

 

最佳观察奖作品欣赏

最佳哺乳动物观察奖

兔狲队

团队成员:阿兹猫、普鲁斯特

 

最佳鸟类观察奖

雪豹团队

团队成员:江永文求、次丁、更求曲朋

 

最佳植物观察奖

i上高原队

团队成员:王思懿、齐婉婉、王能玉

 

至于最佳摄影奖,我们收到了许多精彩作品,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考量,共有8张自然景观类摄影2张人文景观类摄影获奖。获奖的作品当然优秀,但是也请不要忘记,获奖暗示着在奖项之外有更广阔的世界

最佳摄影奖作品欣赏

玫珑队-陈千明:山景

i上高原队-王能玉:水母雪兔子

兔狲队-阿兹猫:藏鹀

雪兔子队-陈炎栋:星空

玫珑队-日代:川西鼠兔

雪豹队-次丁:橙翅噪鹛

雪豹队-江永文求:黄喉雉鹑

旦愿能来队-崔焱琳:白马鸡

兔狲队-阿兹猫:寺院下的生灵

芫根队-华攸博:黑帐篷里的阿姐

 

02 植物观察刷新记录

本次自然观察节共记录到了299种植物,为山水在三江源地区开展自然观察节以来植物种类记录数量之最。其中,有唐古拉翠雀花、辐花、水母雪兔子、槲叶雪兔子、脉花党参、膜鞘雪莲、宽果丛菔等多种珍稀植物。与善于躲藏的兽类失之交臂没有关系,温柔的植物等待着细致的自然观察者们去发现。

 

槲叶雪兔子、脉花党参、辐花、唐古拉翠雀花、膜鞘雪莲

 

03 超越比赛的乐趣

虽然每次的自然观察节都会设置奖项,但我们深知,有比奖项和比赛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友谊,比如乐趣。本次比赛的特邀评委,鸟类专家、中国气候变化立法委员会成员Terry Townshend在开幕式时说“自然观察节可以让我们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有更好地了解,但比科学更重要的是大家享受观察和记录自然的过程。”

拍摄一张精彩的高分稀有物种照片少不了运气和时机,而纯粹的自然观察只需要兴趣与乐趣。

i上高原队-岩羊

i上高原队-高原兔

旦愿能来队-纵纹腹小鸮

格桑达杰队-藏鹀

屋脊仙踪队-花彩雀莺

兔狲队-旱獭

吉光片羽队-血雉

芫根队-熊蜂

雪豹队-香鼬

 

如果并不追求稀有物种呢?每天夜晚,无数寒冷的星星在天空闪烁,肉眼可见的绚丽银河难道不足以召唤大家出动吗;雪兔子队拍摄并不算分的虫虫,观察岩羊溜达的姿态,没有目的性的自然观察也很快乐;吉光片羽队第一次看到并不稀有的红翅旋壁雀,他们把初遇的惊喜留在了囊谦。

如果没有拍到出片的作品呢?芫根队在比赛第一天的傍晚看到猞猁从车前掠过,尽管只拍到了模糊的背影,但那份与自然的奇迹相遇的心情注定难以忘怀。

甚至都没有看到心心念念的物种呢?旦愿能来队的余昊因为高反与血雉擦肩而过,参赛的11支队伍都没有看到雪豹,没有看到猫猫的一定看到猫猫队却说“看到了比猫猫更可爱的大家,以及不论能不能看见动物们,动物们就在那里。”

2024囊谦自然观察节顺利结束了,群里的大家依然分享着新的观察记录。自然观察的脚步永不停止,感恩自然带给我们的惊喜、挫折和宁静,期待我们囊谦再相见!

 

 


致谢

感谢本届自然观察节的向导、参赛队伍、评委、主办方和支持单位。

向导

扎周、达尕、扎西东周、周久、苏巴才朋、曲江、才仁巴桑、桑求巴丁、桑丁、加朋东周、土多才仁、东周曲加、更却桑丁、成林土丁、东周巴丁

参赛队伍

兔狲队、一定看到猫猫队、格桑达杰队、旦愿能来队、屋脊仙踪队、雪兔子队、玫珑队、i上高原队、雪豹队、芫根队、吉光片羽队

专家评委

吕植: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

Terry Townshend:鸟类专家,中国气候变化立法委员会成员

顾垒:植物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科学顾问

感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波卡博士为比赛评分作出的贡献

活动主办

中共囊谦县委

囊谦县人民政府

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公益支持

华泰公益基金会

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益基金会

活动支持

博冠光电

安迪维特

-END-

撰文、排版/赵博雅

*本文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引用。

如有需要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ontact@shanshu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