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在COP16:如何自下而上贡献于昆蒙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第16次缔约方大会(COP16)于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1日在哥伦比亚卡利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Peace with Nature”,即“与自然和平相处”,呼吁探索更加自然友好、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COP16官方logo
2022年12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称“昆蒙框架”),设立了到2050年的4个长期目标和到2030年的23个行动目标,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昆蒙框架”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之前有效保护全球30%的陆地和30%的海洋,达成“30×30”目标。
COP16作为“昆蒙框架”达成后的首次缔约方大会,将共同审查“昆蒙框架”通过后的实施进展,诊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前瞻性解决方案,为后续目标的实现绘制更为清晰和切实可行的行动蓝图,其中“昆蒙框架”由全球承诺转为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National Biodiversity Strategies and Action Plans,NBSAPs)的落实情况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而“30×30”目标、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遗传资源的获取和利益共享以及将生物多样性纳入经济政策等都是本次大会的热点话题。此外,COP16还将就规划、监测、报告和审查机制,资源调动和财务机制,以及能力建设与发展合作等实施计划的具体手段展开讨论,力求达成共识,推动“昆蒙框架”目标的落实。

COP16现场

开幕式上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致辞
自2007年成立以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一直专注于物种和栖息地的保护,希望通过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示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和方法,这与本次大会的主题“与自然和平相处”不谋而合。作为生物多样性大会的观察员,山水的同事们目前也已到达现场,期待在国际舞台上分享山水与合作伙伴们的故事。
山水在COP16:OECM边会预告
在过去两年中,山水一直在积极关注”昆蒙框架”的行动进展。为了实现“30×30”目标,除了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之外,创新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加强对自然保护地外的保护尤为重要。基于以上,为了迎接COP16的召开,在华泰证券的资助下,山水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华泰公益基金会面向全国开展了“OECMs中国潜力案例”征集活动,希望进一步了解我国现有OECMs基本情况,挖掘国内OECMs优秀示范案例,支持陆地、内陆水域、沿海和海洋 OECMs 试点建设,推动OECMs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在本次COP16上,山水将与合作伙伴们一起举办主题为:“探索非国家主体在推进OECMs中的自愿承诺:来自中国的本土洞见和全球视角”的边会,并在边会上分享OECMs中国潜力案例的结果,以期展示中国OECMs进展和案例、与各国开展OECMs的经验交流和政策对话,共同探讨通过创新OECMs推动“30×30”目标的经验与挑战。

时间:
2024年10月25日10:10-11:30(哥伦比亚时间)/ 10月25日23:10-次日0:30(北京时间)
地点:
Cocuy – Marie Khan Women’s Caucus meeting room, Plaza One, Blue Zone
主要内容:
本次边会旨在讨论如何促进非国家主体通过参与和支持OECM的方式,为实现”30×30″目标作出贡献。边会将展示中国和国际的OECM现状和进展,分享来自中国、喜马拉雅地区、哥伦比亚等地的由社区、民间机构、企业等非国家主体参与OECM实践的案例,促进关于OECM的政策对话和国际经验交流,探讨通过实施OECM实现”30×30″目标的策略和挑战。边会邀请了来自东亚、南亚、中美洲、南美洲的多个国家的相关政府部门、学术机构、社会组织、社区代表等参与对话,希望结合宏观的全球视角和落地实践经验,促进跨界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OECMs的有效实施和创新发展。

议程安排:
时间 |
安排 |
10:10-10:20 开场 致辞 |
主持人: 史湘莹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执行主任 |
Astrid Schomaker,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 |
|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领导 |
|
10:20-10:45 主旨 发言 |
中国OECM空缺、 路径分析及潜力案例分析 吕植,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 |
全球OECM概览 James Hardcastle,IUCN自然保护地团队负责人 |
|
中国潜力OECMs案例颁奖仪式 潜力案例代表 |
|
10:45-11:05 OECM案例 分享 |
探索哥伦比亚ICCAs 和OECMs之间的联系 Ana Beatriz Barona,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国家协调员 |
中国ICCA实践与经验 张颖溢,质兰基金会秘书长 |
|
那加兰邦的社区保护地:通过OECMs 认识与自然的深层联系 Sunita Chaudhary,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生物多样性负责人 |
|
增强农民种子和食物系统以保护自然生物多样性——来自中国西南的案例研究 李管奇,农民种子网络东部办公室主任 |
|
11:05-11:30 圆桌 讨论 |
OECM助力“30×30”目标实现 的全球经验和挑战 |
主持人:彭奎,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主任 |
|
嘉宾 Stephen Woodley,IUCN世界自然保护地委员会(IUCN WCPA)副主席 李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项目官员 Neema Pathak Broome,国际原住民和社区保护地联盟南亚区域协调员 Hag Young Heo,韩国国家公园服务(KNPS)高级研究员 Albert Chan,国际原住民和社区保护地联盟中美洲次区域协调员 |
主办单位: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世界自然保护地联盟(IUCN)、IUCN世界自然保护地委员会(IUCN WCPA)、国际原住民和社区保护地联盟(ICCA Consortium)、国际原住民和社区保护地全球支持倡议(ICCA-GSI)、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UNDP-GEF SGP)、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法国开发署(AF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华泰公益基金会、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山水在COP16:可再生能源相关的边会预告
近年来,联合国气候谈判对如何促进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给予了高度关注。为了探索自然友好的发展路径和方法,在COP28上由中国(CBD COP15主席国)和阿联酋(UNFCCC COP28主席国)等18个国家共同签署了《气候、自然与人类联合声明》,并承诺全力推动气候与自然综合行动的实施。经过前期大量的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山水将在COP16上正式发布与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自然之友联合撰写的《中国可再生能源与生物多样性协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征求意见稿)》报告。该报告系统梳理了可再生能源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我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并以保护迁徙水鸟为目标,探索了可再生能源和生物多样性协同发展的解决方案。本次山水联合多家合作伙伴机构,针对该议题举办“可再生能源与生物多样性协同发展,支持全球自然向好目标”边会,以期与国内外专家以及伙伴们共同讨论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协同治理。

时间:
2024年10月28日13:00-17:00(哥伦比亚时间)/ 10月29日2:00-6:00(北京时间)
地点:
蓝区中国角
主要内容: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实现气候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设立了全球可再生能源三倍装机目标。然而,若缺少审慎评估,可再生能源的高速发展可能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并给企业带来转型风险。本次边会山水和合作伙伴们将从多个利益相关方的视角探讨生物多样性与可再生能源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将提议在这些利益相关方之间建立交流网络,帮助各方达成更为积极的沟通与合作,促进生物多样性友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支持全球自然向好目标。

议程安排:
时间 |
安排 |
13:00-13:10 |
会前社交与注册 |
13:20-13:30 |
开幕词 陆军,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
13:20-13:50 |
会议1 主旨发言 |
Sue Mulhall,国际鸟盟 Madhu Rao, IUCN世界自然保护地委员会(IUCN WCPA) |
|
吕植,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呼吁建立自然向好可再生能源网络 |
|
13:50-14:35 |
会议2 减轻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开发和运营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蔡志扬,昆山杜克大学 温子莹,自然之友 程琛,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罗永梅,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
|
14:40-15:50 |
会议3 减轻可再生能源供应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Chip Barber,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 Carmen Josse, Ecociencia (暂定) Ray Victurine,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 Wafa Misrar, 非洲野生动物基金会(AWF), 非洲气候行动网络(CAN Africa) Libby Sandbrook,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 IUCN 荷兰 (暂定) |
|
15:50-16:30 |
圆桌讨论:利益相关方眼中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与自然向好 主持人: 康蔼黎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 |
吕植,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Emilio Escobar, Iberdrola Julie Gorte, IMPAX Libby Sandbrook, 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暂定) Ørsted (暂定) |
|
16:30-17:00 |
自由交流与讨论 |
单位:
主办单位: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联合主办单位(按字母排序):
1.非洲野生动物基金会(AWF)
2.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
3.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4.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
5.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6.昆山杜克大学
7.自然之友
8.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9.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
联合展位与其他活动
联合展位
中国非国家主体生物多样性行动
时间:
2024年10月21日-11月2日
山水将于10月22日全天负责展位维护
地点:
蓝区中国角
主要内容:
围绕“中国非国家主体生物多样性行动”的主题,7家主办机构将分别展示各自开展的生物多样性行动,汇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民间力量,促进针对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OECMs、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等关键议题的交流与合作。其中,山水的展位将展示“OECMs中国潜力案例”征集活动的初步成果、及来自社区、企业、校园等的OECM代表案例,展现中国OECMs的多样性和潜力。

![]() |
![]() |
展位现场
单位:
发起单位:公民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联盟
主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红树林基金会
特别支持:中华环保联合会青少年环境友好行动委员会
山水参与发言的部分其他活动
主题 |
时间和地点 |
采取全社会共同行动方式加快计划实施:3030目标、OECMs 和地方社区合作行动 |
10月22日14:00-18:00 (哥伦比亚时间) Nature Positive Pavilion |
生态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山地系统食物来源和生产栖息地,实现”昆蒙框架”多项目标 |
10月23日14:00-17:00 (哥伦比亚时间) 中国角 |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创新解决方案 |
10月24日18:00-19:20 (哥伦比亚时间) Marie Khan Women’s Caucus meeting room, Plaza One |
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案例分享 |
10月28日13:20-14:40 (哥伦比亚时间) Academia & Research meeting room, Plaza One |
-END-
*本文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引用。
如有需要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ontact@shanshu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