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趣江城——探访沉湖国际重要湿地回顾
写在前面:11月16日,山水公益基金会携手华泰证券,联合举办了“野趣江城——探访沉湖国际重要湿地公益之行”。10余组亲子家庭,超过50人走进武汉市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沉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学习使用望远镜观察水鸟,玩迁徙候鸟模拟游戏,还认识了湿地生态系统与鸟类保护的重要性。
大巴车一路驶向沉湖,途中大家了解了国际重要湿地的相关背景信息。1971年,《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召开的“湿地与水禽保护国际会议”上通过,中国于1992年加入成为缔约国之一。2022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在武汉举行,武汉也成为了首个获评“世界湿地城市”的千万级人口城市。大会期间,山水公益基金会首次亮相,参与主办了“CEPA湿地教育与保护论坛”。沉湖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示范保护区,接待了多个参会国家的代表,获得了极好的评价。
大巴车上,家长戴上猛禽折纸鸟嘴
01 退养还湿后,超10万只飞鸟
沉湖位于武汉市蔡甸区西南部,总面积17.4万亩,是江汉平原最大的典型淡水湖泊和泛水沼泽湿地。上世纪80年代起,围湖造塘、围网养鱼等农业开发活动对湿地造成破坏,水质一度降至劣Ⅴ类,鸟种种类和数量不及现在的一半。
为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自2019年起,保护区实施“退养还湿”等措施,拆除了“三网”(围网、拦网和网箱)3.2万亩,有偿退出历史遗留的养殖、种植活动7.8万亩,并修复退化湿地2.1万亩。同时,建成武汉首个智慧湿地监测系统,通过声纹设备、AI系统“听音辨鸟”、遥感影像监测等科技手段,实现湿地环境与鸟类活动的动态实时监控,预测湿地生态变化,为科学保护提供支持。




沉湖湿地景观
经过十多年来的生态修复,沉湖面貌发生彻底改观,鸟类数量逐渐恢复。截至去年,记录到293种鸟类,包括青头潜鸭、黄胸鹀、卷羽鹈鹕等15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每年在此停歇、越冬或繁殖的候鸟数量超过10万只,19种鸟类的分布数量超过全球种群数量的1%。
02 树型观鸟塔,看到哪些鸟?
保护区内的道路由大量石砾铺设而成,以保护原生环境、避免路面硬化。行道树枝干一路擦蹭车顶,发出“刷刷”响声,惊飞附近的林鸟。沿途可见莲藕塘里金属锈色的残叶与茂密生长的芦苇、荻草。远处的树林高挂鲜黄的枯叶,看去像是绽放的向日葵。
树型观鸟塔
“现在一大群飞过来的是凤头麦鸡。”保护区工作人员、导赏专家猫老师和乌老师带领大家登上观鸟塔,借助望远镜观察湿地水鸟。一只普通鸬鹚张开双翅站在石头上,晾晒湿透的羽毛。小天鹅、灰雁和绿头鸭聚集在水边休憩,旁边一只苍鹭静立水中。最远处的湖泊,白琵鹭群正低头觅食。家长手持望远镜寻找鸟类,小朋友在记录表上标记看到的鸭子数量。一只小鹰在上空反复转圈盘旋,一位家长试图指给孩子看,但孩子始终找不到目标,无奈地笑着摇头。
观察越冬候鸟,做观鸟记录
互动环节,保护区的王老师耐心解答孩子们的问题:“保护这里的鸟需要干什么?”“种树、给鸟喂食……”孩子们踊跃回答。王老师解释:“当冬季鸟类食物不充裕时,保护区会进行人工干预投食。”另一个孩子问起黑鹳站起来有多高,王老师问“小朋友你有多高?”孩子答道“一米二”,王老师笑着说:“那它和你一样高。”乌老师补充道:“黑鹳已经连续14年被记录到武汉过冬。”
包围保护区工作人员互动提问
随着队伍沿着观鸟栈道行进,三两只结伴的豆雁从头顶飞过。孩子们竞相猜测保护区的越冬候鸟最多数量:“10万?”“4万?”“12万?”“20万?”王老师说“超过10万只”。据2024年11月14日最新调查数据,沉湖保护区已记录到60264只、61种冬候鸟,其中包括灰鹤、白鹤、大红鹳等鸟种。经过王老师介绍,大家了解了沉湖保护工作的成效,也对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观鸟栈道游览
03 亲子游戏与迁徙候鸟保护
七壕保护站,这栋爬满爬藤植物的砖红色办公楼,内部功能丰富:一层是科普馆,二层有动物救助点,三楼则是智慧监测中心。在三楼会议室,大家观看了“云梦沉湖”宣传片,参与寓教于乐的迁徙候鸟亲子游戏。
迁徙候鸟游戏,看看抽中什么纸条
游戏中,16位小朋友分为“豆雁”和“小天鹅”两组,每个家庭派一位家长抽签。“有谁想知道你们在迁徙路上会遇到什么?”一个孩子举手后,家长念出纸条:“捕食时被渔网缠住”。于是,这个孩子不得不暂时离开迁徙组。另一位家长抽到了“保护区及时调控水位”,帮助孩子所在组增加一名成员。其他纸条上写有“栖息地遭遇山火、嘴巴被塑料环套住”等威胁,或者“森林公安抓获了盗猎者、保护区发现清理兽夹、为保护区捐助巡护装备”等保护措施。最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完成模拟迁徙,了解候鸟迁徙途中可能遭遇的威胁,以及人们为保护鸟类采取的具体措施。


参观七壕站科普馆
孩子们前往七壕观鸟长廊参观科普馆,并玩了一场鸟类配对游戏。他们戴上头箍、折纸鸟嘴,或者腰部绑住画有鸟腿的白纸板,分别代表游禽、涉禽、猛禽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在寻找搭档的过程中,孩子们分辨出不同鸟类的特征,以及它们的食物和适应生境,了解了鸟类的多样性。




鸟类配对小游戏
这次沉湖湿地公益活动,孩子们在户外草地上奔跑,共度家庭亲子时光。大家亲眼目睹了迁徙候鸟,以游戏的方式感受生态保护的现实意义。或许这些体验无法量化,但希望每一次探索都能为孩子们种下热爱自然的种子。

沉湖湿地,我们再见!
-END-
撰文/李希
排版/李希
编辑/唐松草 李希
*本文来自山水公益基金会,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引用。
如有需要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ontact@shanshu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