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公益基金会|知行合一,笃行致远

山水公益基金会
2024-12-11

 2007年,北京大学吕植教授和孙姗女士共同创立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致力于基于在地实践和科学研究的物种及生态系统保护。在保护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思考如何为行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吸引更多力量关注自然保护,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为此,2022年9月,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局的支持下,吕植教授和史湘莹女士发起成立了武汉光谷山水公益基金会。山水基金会成立两年之际,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局组织的2024年度全区性社会组织评级中,荣获4A级社会组织。山水基金会将进一步承担两个主要角色:一是为保护行动提供可持续支持,二是对于保护议题的经验整理和深入研究。

01 山水基金会战略简介

自然保护行业支持

• 人才支持:基金会致力于自然保护行业的人才培养,通过资金、能力建设、网络联结和长期陪伴,为行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 保护行动: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和能力建设,帮助保护机构在各地开展行动,总结经验,扩大成果影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发展。

山水研究院

研究院将汇聚各类科研专业人员,深入探索自然保护议题,通过数据积累、分析报告和建议,指导保护领域的投资策略、政策建议,并推动实践应用。目前,基金会重点关注OECMs (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海洋保护、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协同等议题。山水公益基金会秉持“知行合一”的价值观,促进生态保护行业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并支持其应用于基于社区的生态保护行动。

 

02 2022-2023年基金会主要工作

行业支持——保护行动的可持续支持

2023年,山水基金会开启了小额项目资助,并由史湘莹理事长发起成立武汉光谷山水公益基金会“山水社区保护专项基金”,支持行业内有潜力的伙伴机构探索生态保护实践。本年度围绕公民科学、物种保护及气候变化应对等议题资助5个项目共计26万元。同时,这些项目地都位于保护区外,均在探索不同类型OECMs的可能性。

山水研究院——保护议题的经验整理和深入研究

研究院的初衷是总结和沉淀保护从业者多年的一线经验,回应行业需求,开展课题研究,提供项目评估、数据分析和投资指南,产出行业研究报告。同时,支持科研人员深入自然,持续研究保护策略、行动和成效,帮助行动者更好地理解保护问题。

 

 行业支持 · 山水基金会资助项目  

野趣光谷

供图 / 项目执行方:乐跋自然

光谷位于武汉市东南部,关于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较少,但已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的繁殖地,并有自然爱好者记录到貉、狗獾和多种猛禽。项目通过公众科学调查,旨在培养有技能的自然爱好者,并为光谷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和保护工作提供支持。自项目启动以来,已召集200多名志愿者,开展了4次线下活动和3次线上培训。志愿者通过app提交了500多条记录,鉴定出91个物种。

 

 

黄河源社区气候监测
供图 / 项目执行方: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

随着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监测冰川退缩成为高寒区域测量气温波动的重要尺度之一。项目持续支持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与青海阿尼玛卿神山周围的传统游牧社区进行雪线监测。同时,调查和记录牧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应对行动,探索牧民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应对模式。

 

 

寻獭发声
供图 / 项目执行方:荒野新疆

荒野新疆与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哈巴河分局合作,在阿尔泰山区开展欧亚水獺调查监测,证实水獭在该地区的分布。项目以萨尔布拉克镇为中心,与当地政府合作,推动物种多样性特色名片开发、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打造“水獺IP”,弘扬“獺镇”文化,平衡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该项目在2023年荣获福特汽车环保生态旅行线奖,并邀请皮雕手艺人向牧民传授技艺,带领牧民作品亮相《非遗里的中国》年度盛典。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保护及自然教育探索

项目执行方:云山保护 (供图)、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

我国现存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又称天行长臂猿)约46群、170只,云南德宏盈江县是最大分布地,拥有29群。项目支持云山保护和铜壁关省级保护区,在长臂猿分布区周边社区开展宣传教育。通过长臂猿讲解员培训和自然教育活动,促进社区参与热情,提升物种保护意识。同时,赴支那乡香柏村、支东村、白岩村及芒章乡新分布点调查长臂猿种群分布,在新城芒胆村调查村民对长臂猿的认知程度。

 

河燕鸥种群保育及栖息地保护

供图 / 项目执行方: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

为了解云南大盈江流域的河燕鸥种群现状,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于2019年至2020年开展研究并持续监测其繁殖情况。项目目标是掌握河燕鸥的种群数量、巢穴、食源、分布范围和生境,建立固定监测点,进行日常巡护,分析致危因素,并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促进种群稳步增长。项目开展以来,已对大盈江范围内的河燕鸥种群进行了系统调查与监测,并进行四次灭蚁工作,发现到1只河燕鸥在历史分布区活动。

 

 

 

山水研究院 · 保护议题研究报告

牧区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案例研究报告

供图: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本报告从牧业人群角度出发,探讨气候变化的影响及牧民如何应对和管理气候风险,分析政策、市场和自然环境如何与之交互发展。选取青海玉树嘉塘草原、果洛年保玉则和内蒙古磴口县三个案例,探讨社区发展路径,并为外部利益方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帮助社区应对未来挑战。

 

 

 

 

 

 

03 财务信息公开

山水基金会收入、支出情况:

年度

捐赠收入

支出(业务活动成本)

2022年

4万元

12,470.71元

2023年

94.1万元(含资金66.8万、物资捐赠27.3万)

416,511.75元

 

欢迎扫描二维码下载2022-2023年基金会双年报

 

04 运营与传播

社区支持:

•  协助推进武汉光谷慈善总会成立并参与相关工作。

•  与东湖高新区社会事务局社工服务站合作,在光谷腾龙社区小学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讲座。

•  在复星基金会支持下,捐赠阿兹夫定药品给止戈和平公益发展中心和光谷关二卫生中心。

活动支持:

• 联合主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CEPA湿地教育与保护论坛,展示湿地保护实践,促进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

• 支持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湿地教育CEPA分论坛暨首届中国红树林湿地教育国际研讨会,分享湿地保护经验。

• 支持第二届“一个长江”可持续发展论坛,论坛邀请专家探讨农田与城市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启动专项行动计划促进生态友好农业发展。

传播:

开设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更新基金会项目信息与相关资讯

 

 

 

 

微信 (左)/ 微博(右):山水公益基金会

 

05 致谢

合作伙伴: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局

武汉光谷慈善总会

北京市海淀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满天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华泰公益基金会(2024年)

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益基金会(2024年)

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

深圳万科公益基金会(2024年)

深圳红树林基金会

北京薄荷乐科技有限公司(ARSIS)(2024年)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

鹏华基金(2024年)

上海迪桑特商业有限公司

苏州市吴中区西浦附属学校(2024年)

麦肯锡(上海)咨询有限公司

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

乌鲁木齐市沙区荒野公学自然保护科普中心

长沙县止戈和平公益发展中心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东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心

武汉市乐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捐赠人:

冯杰、李雨晗、卢映华、吕植、史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