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属于格林的童话里,关于一棵树的奇妙旅行

云南和藏东南森林保护与恢复
2025-03-24

一棵树,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呢?

我尝试问身旁的李成,那是2016年,在历经八个小时的驱车颠沛之后,我第一次抵达墨脱,在距离格林村不远的半山腰上,李成指着对面山谷,充满自信地对我说:这里面,有中国最高的树

那是一片莽莽榛榛的森林,一眼望去全部都是崭新的绿色,几棵高树突兀地从森林深处拔地而起,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像是要擎住天空一样。

不丹松巨树群落

这让我想起在维京神话里,整个宇宙被理解为一棵巨大的白蜡树,它的枝条是属于“众神的居所”,树根会向外伸展到女神以及巨人的国度,而在第三个树根所触达的“雾之国”里,有一条不断啃食树根的邪龙,如果有一天它咬断这棵树,就将会迎来“诸神的黄昏”。

一棵树,就是一整个世界,连接着创造和生命,过去和未来,生存与毁灭。

一棵树,是如此的奇妙。

 

01 从博物学家的好奇心出发

找最高的树,发现最大的花,追寻最后的孟加拉虎,或者某个尚未被记录的新物种——我觉得李成是非常可爱的博物学家,带着对于自然世界一切的好奇心,对发现新的东西抱着天真又率性的信念。

在见李成之前,我就听说过他许多的故事,无论是在路边偶然拾遗发现白颊猕猴,还是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和监测尝试重新解释穿山甲在国内的生存状况。他总是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奇奇怪怪的发现,基于这些发现,他也不断地提出各种大胆的假设。

比如,最高的树。

远眺不丹松森林,摄影/黄家斌

时间转眼到了2022年,关于最高树的执念还未消退。李成找到了吕植老师,吕植老师后来又邀请了北京大学的郭庆华老师研究组,于是,一个集合了生态学、遥感信息、博物学家以及在地社区的探险队就出发了。

郭庆华老师后来这样描述这段旅途:“为见这棵不丹松,团队穿越藤蔓、泥泞、陡坡等复杂路段,忍受突如其来的阵雨,历时三个多小时,终于来到它的脚下。在看到它的那一刻,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就像夜登华山,最后登上山顶看到日出一样让人兴奋。”

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呢。人站在树下面,只能看到笔直的树干,浓郁的伞盖遮住了天空,日光斑驳,骄傲地洒在你的脸上

仰视辛达布
在树下的测量团队显得如此渺小

基于一个博物学家的假设,然后经过科学方法的评估,最终得出了在这片森林里,有一棵76.8米的不丹松,这是当时毋庸置疑的中国大陆最高树(后来,在波密发现的高度达102.3米的西藏柏木,超越了不丹松的记录)。彼时,寻找大树的工作将将开始,这一结果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霸占了热搜很长一段时间。

这是一棵活了许久的树,在门巴族的世界里,非人的生命和人类共享着这个世界。于是,他们用门巴语给这棵树起了一个名字:

“辛达布”。意为:神树。

 

02 兰花,属于古老的森林

寻找大树之后,我和同事们选择在格林村暂住,清晨的鸡鸣与鸟声总是可以把你叫醒,而上午的阳光也分外的温暖和煦。

在这些阳光的播撒中,有很多兰花正在绽放,如果定下神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毫不脱俗的颜色完全超出了人类的想象,这是独属于大自然的创造,渐次的变化超越了一切搭配的可能,在光影下,连再先进的相机都难以完全的记录与表达。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格林村的居民们都有着养兰花的习俗,眼斑贝母兰、莎草兰等兰花被分装在花盆里,摆放在每家每户用木头制作的栏杆上,装饰着每一个窗棂和一个又一个温暖的家庭。

齿瓣石斛,摄影/蔡磊;口盖花蜘蛛兰,摄影/黄科;宽叶厚唇兰,摄影/胡芯旖

格林村村民展示自家种的兰花,摄影/秋笔

一个想法突然闪过,有没有可能将这些兰花重新回归到野外,既支持生态系统的恢复,也能够让野外变得更加的生命缤纷呢。

这样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村子里很多人的支持,尤其是黄家斌书记,他当时是格林驻村工作队的第一书记,在村子里待了快五年的时间,后来他和山水成为了很好的战友,在希望一个村子变得更美更好的期待下,不断摸索着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

在墨脱县林草局、背崩乡政府以及格林村村委会的支持下,兰花归野的活动,持续开展了很多次,过数千株的兰花被重新放归到野外并得到有效的管护,树生兰混着古树的味道,地生兰则在青苔腐草间毫不羞涩地生长,这些属于森林的生命重新回到了森林之中,在与森林的呢喃和呓语中,共同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兰花归野行动

很幸运的,这些工作以及后来发生的关于格林村的故事,得到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以及中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这份来自于社会力量的助力,让我们有了更多创新的信心与勇气。

03 一条打卡路线的诞生

一个村子,有了一棵曾经最高的神树。在去这棵树的路上,野生和放归的兰花不断地绽放。

于是,在某个时刻,“树王森林”成为了墨脱,这个小小的边境县城,和果果塘、博物馆所齐名的“打卡地”,当很多人踏上关于冒险和未知的旅行时,都或多或少希望有一个目的地,这个目的地拥有特别而又奇妙的故事,树王森林无疑是合适的。

当自然体验者和游客陆续提出希望参观树王森林的时候,村子里一个自发的向导机制就形成了,桑杰多杰、尼玛维色,以及桑杰达瓦等,大家组成了个临时的管理团队,经过讨论决定:为了减少和控制人为活动的影响,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任何人都不得随意进入树王森林,而每个向导除了日常的导览之外,需要承担更多的职责——讲述树王森林生命的故事,每一棵植物在传统文化里的意涵,解释探访以及观察的规则,让一场关于树王的探险,植入更多保护和教育的元素

自然体验者与辛达布合影,摄影/秋笔
辛达布解说牌,摄影/秋笔

走出车门,踩在古老的树叶所堆积的路上,每一脚都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这是人类进入这片古老的森林时给予森林之王的请求,也是森林给予人类的回答

一棵活了很久的树,一片存在了很久的森林,以及一个外来的人类,在此刻的森林里,组成了一个整体。

如果你仔细听,可以听到它窸窸窣窣的碎语,这些碎语跨越了时间,是对于古老生命最诚挚的赞美。在下过雨的夜晚,如果你关掉灯光安静地坐在森林里,你可以看到枯木因为真菌的生长所发出的光芒,这种光芒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够看到。

夜晚墨脱的森林,摄影/马越

 

03 故事,当然不能只讲一半

从科学研究、保护恢复、自然教育到社区发展,这一切工作尚在尝试阶段的时候,就不断得到墨脱县林业和草原局的支持,作为这片森林的主管部门,墨脱县林业和草原局,尤其是刘震局长自始至终都关注着格林村及雅鲁藏布大峡谷内所发生的一切,并在每一个关键时刻予以最重要的支持。

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管理要求,在一般控制区内可以开展自然教育等若干活动,但需要进行准入的许可申请。因此,为了更好地支持工作的有序开展,格林村村委会以及村民向导们向背崩乡政府和墨脱县林草局提出了准入申请。墨脱县林草局作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保护区的管理部门,也很快根据相关的管理规定给予了回复,按照准入的要求及规定,每一个进入树王森林的人员都需要在向导的带领下予以备案,然后申请准入许可,并在整个过程中严格遵守自然保护的相关规定

在向导的带领下,自然体验者参与自然观察节

 

这样,从机制以及管理上,树王森林的故事画上了一个小小的圆圈。

在这里,社区、科学家、保护从业者、公众、政府以及公益支持机构,都从自己的角度,来尝试构建这个关于科学与传统、外来游客与本地社区、植物和森林、参与和机制的故事。

 

04 最后,偶尔也需要神秘力量的助力

如今在小红书上,格林树王森林,是重要的打卡地。

如果你恰好走进了某个格林村村民的家里,你可以看到一家人和胡歌、陈龙以及吕植老师的合影。当然,你如果运气够好,或许也可以选择住过胡歌、龙哥以及吕老师住过的屋子,当一群人,因为一个物种,一个本地社区产生了连接,这是属于这个复杂又快速的时代与众不同的奇妙物语。这让我想起了电影《小森林》,许多关于美好事物的想象与追求,都是慢慢的,淡淡的。

在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以及中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也支持了每一户人家选择一个主题来命名自己的民宿,比如,兰花之家、云豹之家等等。仅仅在2024年,村子里向导的收益就达到了12万元,而民宿的接待费用也创纪录的达到了56万元。

格林村的民宿,摄影/夏心悦
格林村的民宿增添了植物、传统文化、保护行动等元素

一个保护和发展的故事,本身是如此复杂的,但又是如此的清晰,它需要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当然,有些时候也需要一些偶然的美好意外。

从一个好奇心和假设出发,基于自然科学开展监测研究,持续地进行保护和恢复,推动社区的参与,再到完善社区背后的管理机制,最后得到政策上的支持与认可,一个社区实现了从保护的成果中持续地受益,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在这个地方实现了巧妙的平衡。

墨脱植物垂直带谱,摄影/林森

很多人会问我,你们到底是做什么的。年轻的时候,我总是洋洋洒洒的回答,但如今,我总会陷入思考,想想我到底该说些什么。

我们是研究物种?恢复植物?支持社区?还是推动政策?抑或者,是开展自然教育?

我不知道准确的答案是什么,但如果你有时间,我愿意和你分享关于格林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们每个人都是长期主义的一份子,在想要一片森林更美,一个村庄更好,想要对自然更加了解的道路上,缓慢地前进

这个故事或许不那么完整,但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保护机构和一个社区,在一个区域开展工作的努力探索和尝试。这里面包含了许多不同学科的碰撞,包括生态学、遥感信息、民俗学、人类学、植物学、社区治理、旅游管理、景观设计、市场经济、宏观政策,但是,如果我们抛去这些学科的分歧与纠结,这其实就是关于一棵树以及自然保护的奇妙旅行。

驻扎于墨脱,和社区一起探索长期主义的同事们

在2024年12月举办的首届墨脱自然观察节上,政府代表、格林村向导、山水的工作人员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自然爱好者合影,墨脱无与伦比的自然让大家相聚在此

感谢所有基于长期主义的支持,让这一切缓慢又美好,这是这个快速发展时代的额外的注脚。

如果你恰好来到格林,欢迎来听关于一个树的故事。也希望你在这童话的世界里,在古老又新生的森林里,收获到快乐与希望

-END-

撰文/赵翔

排版/赵博雅

*本文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引用。

如有需要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ontact@shanshu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