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八级速成班——西山庭院社区鸟鸣声科普大放送

山水公益基金会
2025-07-02
以下文章来源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作者蛙11
 
写在前面:

2024年以来,在万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山水公益基金会携手北京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西山庭院物业服务中心和北京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在北京西山庭院社区开展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及保护项目,也是首次在居民小区尝试探索OECMs(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西山庭院社区毗邻北京西山,是连接百望山、颐和园、圆明园等生态热点区域的“踏脚石”。过去一年,在居民及周边社区志愿者的共同参与下,我们在西山庭院社区共记录到21种鸟类、31种传粉昆虫、112种开花植物和3种兽类。基于这些珍贵的生态观测数据,我们期待以科普为桥梁,帮助大家认识我们身边的邻居,并和物业共同探索生物多样性友好的管理方式。

 

西山庭院社区茂密的绿化环境为各种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它们与人类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时而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个不停,时而有序地四散飞去,边飞边鸣叫仿佛在互相汇报消息。都是哪些鸟儿惹人清梦?它们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又在说着什么鸟界的八卦?为此,我们特邀B站知名UP主、早起观鸟区博主,听音辨鸟大师麻杰夫老师来西山庭院开一场鸟鸣声科普讲座,带领大家揭秘鸟鸣声背后的有趣故事。

01 今天是早起观鸟的一天

活动还没正式开始,麻杰夫老师就带着早到的大家在会议室边的院子里开启了“晨间听鸟”热身。刚出门,他就指着那棵高大的悬铃木说:”快看!喜鹊窝!”大家仰头一看,好家伙,一个硕大的喜鹊窝稳稳地卡在树杈之间,旁边还站着只放哨的喜鹊,时刻保卫着喜鹊巢的安全。

热身听音寻鸟环节

 

大家跟着麻老师屏住呼吸听鸟叫,忽而听见了磁铁碰撞的“咔哒“声。循声望去,居然是只褐柳莺!这个小家伙平时喜欢藏在低矮灌木之间,没想到今天竟然大摇大摆地在头顶的树冠间蹦跶。还没等大家看够,褐柳莺的声音就被一阵急促的”咕咕”声打断了——原来是只珠颈斑鸠在扯着嗓子喊。听到这里,麻杰夫老师化身”狗仔“给大家“爆料”鸟类八卦:”珠颈斑鸠是一夫一妻制的鸟类,雄鸟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和妻子行“咕咕”礼——通过激烈地的‘咕咕!咕咕!’声向雌性珠颈斑鸠示好,借此增进夫妻感情。“听到这大家都忍不住笑起来了,从此以后再听到珠颈斑鸠大清早”咕咕”叫,就知道原来这是它在秀恩爱呢!

 

褐柳莺,2024年大古坪自然观察节自然知音队拍摄

02 是谁在此叫嚣?

常言道,在城市里做鸟,没点绝活可不行。众所周知,麻雀、喜鹊、灰喜鹊这三位”老熟人”常年霸占北方城市鸣叫榜TOP3。在讲座之前,我们特地向居民收集了大家平时在小区听到的鸟叫声录音,发现其中最常叨扰西山庭院居民朋友的鸟类,非灰喜鹊天团莫属。它们或是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小声密语,或是突然从路人头顶向下俯冲,甩下一串堪比防空警报的”喳!喳!喳!”,惹得行人躲避离去。

灰喜鹊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名字来源于其灰色的躯干。麻杰夫老师指着PPT上的拉丁学名Cyanopica cyanus解释道:”与中文名不同,这个拉丁名显示了它们身上蓝色的特征。”灰喜鹊具有高度社会化的行为特点,它们会主动帮助家族成员觅食,甚至共同抚养幼鸟。更特别的是,它们能通过不同的叫声传递十余种信息:温柔的鸣叫像是寒暄——“吃了嘛您”,紧张短促的连击则是通报:“猛禽来了!”;刺耳尖叫声是对入侵者的警告:“嘿!离我们远点!”。通过辨识灰喜鹊的不同叫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甚至借此发现高空中掠过的猛禽

 

灰喜鹊

03 掌握一门“鸟语”需要几步

如果想要破译鸟鸣中潜藏的讯息,就要先学会听“鸟语”。那么,掌握一门“鸟外语”究竟需要几步?

第一步,人语学舌

假装听懂鸟语究竟是一种什么体验?麻杰夫老师通过不同地区的白头鹎拟音(空耳)为我们揭晓答案。北京的白头鹎是一个严格的班干部,每天都在反复重申“遵守纪律!遵守纪律!”;上海的白头鹎则是勤劳的“田螺姑娘”,天天催促大家“赶紧把地拖了!赶紧把地拖了!”;怀化的白头鹎则总是略带口音地喊道:“小䴙䴘,往边上挪一哈!小䴙䴘,往边上挪一哈!”。(小䴙䴘表示:?)

第二步,鸟鸣“写生”

麻杰夫老师解释道,“汉语拼音里的四声音调很适合用来记录鸟叫声,通过不同音节的组合可以模拟鸟类的鸣叫。” 随后,他让大家尝试将听到的鸟叫声用图形表现出来,现场瞬间变成抽象派画展。麻杰夫老师逐一锐评:“嗯,这个画得像心电图;哦!那个是摩斯密码!”大家通过绘制鸟鸣形状的方式更直观地感受不同音节的变化特征。最后,麻杰夫老师还给大家展示了专业的声谱照片,让大家更清晰地观察到不同鸟鸣声的波形差异。

 

灰喜鹊的鸣声声谱图

鸟鸣写生环节麻杰夫老师下来检查作业

 

04 室内观鸟大比拼

当大家初步掌握了鸟类鸣声辨识技巧后,麻杰夫老师先示范了望远镜的正确使用方法,随后立即组织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室内观鸟大赛——让大家在自己的座位上保持不动,并尝试用望远镜找到杰夫老师提前布置在会场各个角落的小鸟挂牌。

要不说观鸟是门学问呢,这场比拼不仅考验参赛者的眼力,更得对小鸟们的习性门儿清才行。一只大山雀的牌子高高挂在墙角,仿佛置身于树冠之上;再看那只珠颈斑鸠,大剌剌地贴在木桌的桌角,完美复刻了它们”自来熟”的性格——总爱在人家阳台花盆里旁若无人地下蛋育雏。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一边举着望远镜东张西望,一边七嘴八舌地讨论不同小鸟可能在的环境位置。

 

大山雀小鸟牌

珠颈斑鸠小鸟牌

 

比赛尾声杰夫老师揭示了这场室内鸟赛的答案——其实藏了9种小鸟!(具体都是谁请大家观看我们的B站视频吧~)”为什么叫珠颈斑鸠呢?”杰夫老师突然发问,引得大家纷纷把望远镜对准了那只斑鸠挂牌。”大家仔细看,它脖子上那一圈珍珠般的斑点,像不像戴了条珍珠项链?”果然,在望远镜的放大下,斑鸠脖子上那圈精致的斑点清晰可见,活像一个戴着珍珠围脖的贵妇

 

珠颈斑鸠

室内观鸟环节

05 观鸟圣地大推荐

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价值显著——从广袤的华北平原到巍峨的燕山山脉,从密云水库到永定河,各种地形应有尽有。目前在北京记录到的鸟类足足有500多种,既是南迁冬候鸟的重要越冬地,也是北返夏候鸟的关键停歇站,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多样性宝库”

说到离西山庭院居民们最近的观鸟圣地,就避不开百望山。这里不仅是观赏北京天际线的绝佳地点,更是猛禽迁徙的重要观测地。每年春秋两季,成千上万的猛禽从这里飞过。最震撼的要数凤头蜂鹰迁徙——这种体型硕大的猛禽展开翅膀能有一米五到一米六宽,看起来威风凛凛。在迁徙季,短短两天内就有几千只凤头蜂鹰飞过百望山上空。它们借助城市热气流盘旋上升,形成壮观的”鹰柱”,再借助山体气流滑翔向北,构成绵延不绝的”鹰河”。

 

凤头峰鹰

 

麻杰夫老师特别推荐大家去小区附近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转转,尤其是公园西边的荒野区域。这里保留着较为自然的生态环境,苇丛湿地中时常能听到东方大苇莺的独特叫声。更有趣的是,每年5月中旬,大杜鹃会来到这里,与东方大苇莺展开一场生存博弈——“下蛋贼”大杜鹃会偷偷把自己的蛋下到苇莺窝里,让苇莺当”免费保姆”。到了夏末,还能在这里观察到苇莺辛苦喂养体型比自己大两三倍的杜鹃宝宝的奇妙景象。

Q&A彩蛋

终于到了期待已久的问答环节!大家争先恐后地向麻杰夫老师抛出各种有趣的问题——

你说的柳莺是什么莺?

为什么 “下蛋贼“一叫全鸟皆兵?

啄木鸟到底在啄什么?!

——想揭晓这些鸟类冷知识?更多精彩内容!请在B站戳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观看完整回放!(关注我们,解锁更多自然奇趣瞬间!)

06 结尾

当我们仰望悬铃木上的喜鹊巢时,当我们勾勒四声杜鹃的鸣叫轮廓时,当我们为珠颈斑鸠的潦草鸟巢心一笑时,生物多样性就不再是远在荒野的宏大叙事,而是藏在城市角落触手可及的生动日常。我们也会进一步留意,在小区修树的时候留下鸟巢,在小区的玻璃窗上做防鸟撞措施,对小区的昆虫和杂草(鸟的食物)多一点宽容。这些与鸟鸣相遇的瞬间,正是西山庭院OECM实践中最动人的片段,它们见证着城市与自然共生的美好可能。

 

鸣谢 
支持机构

万科公益基金会

武汉光谷山水公益基金会

北京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西山庭院物业服务中心

合作机构

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西山庭院智慧空间(场地)

 

-END-

撰文/蛙11

排版/孙木子、赵博雅

*本文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引用。

如有需要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ontact@shanshui.org

 

专家介绍

麻杰夫

麻杰夫(B站ID麻杰夫),听声辨鸟爱好者,观鸟区Up主,持续在更新的有视频栏目《上班前的观鸟》和音频栏目《处处闻啼鸟》,同时他也是自然之友野鸟会的领队,穷游锦囊作者。曾在非洲辗转近十年,一朝注意到观察野生动物的乐趣后便深深入坑,现在致力于将这种乐趣十足的技能传递给更多大小朋友。

 

作者介绍

蛙11

自然名蛙蛙,不想当好写稿人的生多保护工作者不是好无痕山林讲师!每天日常不是在上山就是在上班(上班也在上山嘿嘿),蛙生理想是面向群山应爬尽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