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豹双全的雅鲁藏布,终于聚齐了雨林猫科三巨头

云南和藏东南森林保护与恢复
2025-07-15
 

前段时间,墨脱县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发布了墨脱县境内首次记录到金钱豹活动影像的消息。视频里,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之中,一只成年的公豹踩在厚厚的枯叶层上缓缓走过镜头前,身上的黑色水斑纹像流动的波痕,在深林的碎光中流淌。如同巡视领地一般,镜头里的公豹步伐从容且自信,矫健的肌肉在皮毛下滚动,像蓄满张力的弓弦,大型猛兽所彰显的力量和威猛一瞬间溢了出来。

金钱豹穿梭于丛林中

这是雅鲁藏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首次金钱豹记录,也是林芝市区域首次拍摄到金钱豹,至此在墨脱,终于聚齐了孟加拉虎、金钱豹以及云豹三大雨林猫科巨头。这些年来,我们在雅鲁藏布的研究和监测工作,有点像一个立体拼图,在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下,我们像是拾遗的探险者,充满好奇心地努力拼出一块又一块,慢慢接近一个无比完整的生态系统。

人民日报报导墨脱首次记录到金钱豹

我们从未看到如此的场景——在丛林里,孟加拉虎、金钱豹、云豹、金猫交替而过,还有发出口哨般叫声的豺,成群地奔跑。在这里,顶级食肉动物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利,有蹄类控制植被的生长,小型动物在腐叶间的绿色迷宫中迅速地穿行。藤蔓是绳索,气根好像是悬梯,举手投足间,每一寸空间都被重重叠叠的生命填满。

在这个系统里,处处流露着进化的美妙与巧夺天工,严丝合缝,盘根错节,既有数学公式般的严谨和规则,也有着独属于自然系统的复杂和凌乱。在这样一个系统里,生命强有力的法则和自由肆意的生长之间毫无冲突,这或许是这个星球上最为惊叹,也最值得书写的事情之一。

01 金钱豹,当然意义非凡

在之前的监测中,我们已经陆续在雅鲁藏布大峡谷记录到了孟加拉虎、云豹以及成群的豺,作为这些食肉类中最后登场的种类,金钱豹在墨脱的现身意义非凡

威风的孟加拉虎

金钱豹最喜欢捕食体重25千克左右的中型有蹄类,在猎物种类多样且数量充足时,它和虎、云豹的生态位完美分离:虎捕食体型更大的野牛和水鹿等大型有蹄类,云豹则捕食小型有蹄类、灵长类、大型啮齿类和雉类等小型猎物。但是当猎物数量不足或种类单一时,作为大自然奢侈品的顶级食肉类的种类和数量便会减少,雨林猫科三巨头也无法共存

马来群岛是个鲜活的例子,由于岛屿面积有限,无法供养多样且庞大的食草动物群落,因此各岛最多只能有两种大猫共存,比如苏门答腊岛只有虎和巽他云豹,爪哇岛只有虎(虽然现已灭绝)和金钱豹,巴厘岛只有虎(虽然现在也已灭绝),而婆罗洲只有巽他云豹。此时,每种幸存的大猫也会扩展各自的食谱:虎不介意捕杀体型更小的猎物充饥,云豹也会挑战体型更大的猎物。

而体型中等的金钱豹地位最为尴尬,虽然号称捕猎多面手,大小猎物通吃,对人为干扰的抗性很强,在很多生境破坏严重的地区,它们是撑到最后的大型食肉类;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它的生态位最不独特,在丛林生境中很有可能被虎和云豹瓜分猎物。在老挝北部的南埃特·富鲁伊国家公园(Nam Et-Phou Louey National Protected Area)里,虎捕食大型猎物,豺和金猫主食赤麂等小型有蹄类,而云豹则摒弃了灵长类和啮齿类为主的食谱,转而以鬣羚为主食;于是,金钱豹的生态位被完全挤压掉了,它成为这里唯一缺席的大中型猫科动物

至于墨脱,以往的调查显示,这里云豹的数量较多,同时也记录到不少的豺、金猫、云猫和黄喉貂,意味着这片山林里中小型猎物数量充足。这几年虎豹相继现身,更进一步反映出猎物种类的多样性,以及大中型猎物的稳定存在。

我们的监测表明,墨脱的中高海拔森林食草动物区系举世无双,不仅是赤斑羚的核心分布区,还生活着黑麝、贡山麂、喜马拉雅鬣羚和不丹羚牛等其它东喜马拉雅特有物种,特殊的动物区系背景与复杂的地形地貌构建出了该区域极为完整的生态系统,也让雨林猫科三巨头难得一见地在这里共存

正在寻觅食物的贡山麂

02 虎豹双全的另一种烦恼

过去这些年,随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公众很好地了解了中国境内虎与豹的故事。而在全球的层面,也有一些关于虎豹的研究表明,出现在同一个区域的虎豹视彼此为食物竞争者和幼崽的潜在威胁,它们会间接竞争猎物,也会直接厮杀。所以类似于非洲狮子整天欺负猎豹一样,老虎有机会也会杀豹子。而显然金钱豹没猎豹那么窝囊,一旦有机会也要杀掉虎崽。在印度穆杜马赖虎保护区,就既发生过虎捕杀豹的事件,  也同时在豹粪便中发现了幼虎的爪和毛发。除食物之外,空间上,它们之间也会呈现出竞争的关系,比如在尼泊尔的奇特旺国家公园和巴迪亚国家公园,虎就占据着公园内部的优质生境而把豹排挤到猎物资源较差、靠近人类定居点的边缘生境。

尼泊尔的巴迪亚国家公园/图源网络

虽然虎豹有竞争,但虎豹对猎物体型大小的选择差异可以有效降低种间竞争强度,  虎偏好中大型有蹄类猎物,  而豹偏好中小型猎物。在南亚的热带阔叶林、亚热带高山针叶林里,孟加拉虎会选择追杀印度野牛、水鹿和野猪,而对于墨脱来说,最适合孟加拉虎的应该是成群的羚牛。

呆呆壮壮的羚牛

在南亚地区的金钱豹主要捕食白斑鹿,东北的则以梅花鹿和狍子为主食。但墨脱类似体型的猎物不算多,从我们目前的监测来看,比较适合金钱豹的猎物只有身手矫健的鬣羚和体型较小的麂类,但这些猎物又和云豹的捕猎上限重叠了,可能这也是金钱豹在墨脱这么罕见的原因之一。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里,对于各种大型顶级食肉动物的研究,还需要更为长期的监测与数据积累。而这样的研究,或许可以让我们增加更多对于自然的了解和认识。

而为了让虎豹这两种大型食肉动物,以及“雨林猫科三巨头”继续在雅鲁藏布生存,也给人类以及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日常的环境评估之外,也要增加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评估,基于有效的努力减少人为干扰,避免栖息地的破碎化和森林结构的简单化,保证有蹄类食物群落的复杂度,这背后包含了规范森林资源的使用,林下经济的开发,道路、居民点建设等一系列工作。

墨脱的森林与瀑布

目前数据有限,我们还无法回答在雅鲁藏布,虎、豹和云豹之间那微妙的种间关系,但我们相信,随着保护和研究工作的逐步推进,我们会对这些问题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

 

03 墨脱,生命绽放的胜地

过去100多年间,  处于亚洲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的野生虎和豹种群分布范围严重衰减,  大部分呈现破碎化的小种群状态。虎种群分布范围减少了93%,豹种群分布范围只占到历史分布区的25%–37%。我们很高兴的看到,随着保护工作以及监测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投入,雅鲁藏布,这片土地上,虎豹或许正在呈现出恢复的可能

而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人为活动的影响,这片区域的虎与豹之间,物种与物种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显然需要长期的观察和评估。并且需要基于“面上保护”的原则,最大程度地促进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工作人员正在布置红外相机

但无论如何,在墨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命依然迸发着它最缤纷的模样。在许多许多年的时光里,这片土地上没有观众,只有苔痕、雾气与丛林中的生存博弈。而作为得以近距离观察这片土地的人类,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让它,尽量保持原来的样子

最后,感谢国家林草局秘境之眼项目、西藏自治区林草局和林芝市林草局的支持与指导,感谢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以及中金公益基金会长期的公益支持,以及来自于合作伙伴墨脱县林草局、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的陪伴与同行。

-END-

撰文/赵翔、孙戈

编辑/赵博雅

排版/孙木子

*本文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引用。

如有需要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ontact@shanshu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