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科学志愿者走进万宁新群村 探索海洋保护与社区发展新路径
本文转载自:海南日报客户端 2025-08-20 14:31:53
海南日报通讯员于若涵 摄影报道
“大洲岛自然保护区社区调研活动”日前在万宁市东澳镇新群村圆满结束。活动旨在系统了解当地渔民对可持续渔业发展的认知与需求,传播海洋生态保护理念,助力实现生态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在为期5天的调研活动中,科学志愿者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参与式访谈、科学宣讲等形式深入渔村一线开展调研与科普工作。
万宁市东澳镇新群村是海南典型的滨海渔村,村民世代以渔业为生。隔海相望的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
新群村是海南典型的滨海渔村,村民世代以渔业为生。隔海相望的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丝燕和完整的海岛生态系统为重点保护对象。本次活动立足新群村与保护区的共生关系,探索生态保护与渔村发展的协同路径,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调研团队走进万宁市东澳镇新群村开展社区调研活动。
新群村村民积极参与调研团队组织开展的海洋知识趣味问答。
调研团队走进万宁市东澳镇新群村开展社区调研活动。
调研团队开展社区入户访谈工作。
调研期间,活动团队采用多维度调研方法,对当地渔民、保护区管理人员、旅游业从业者、村干部等26位关键信息人进行了深度访谈,累计完成有效问卷17份。参与调研的志愿者陈飞妃说:“实地走访让我认识到社区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要实现渔民生计、保护区管护和游客体验的多方平衡确实充满挑战,但了解到不少村民已具备保护意识,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表示,村民们的生活依赖海洋资源,他们的渔业活动和生态保护密切相关,找到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平衡点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松鼠学堂自然教育老师为新群村民宣讲海洋科普知识。
调研结束后,大洲岛自然保护区联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及松鼠学堂自然教育工作室在新群村举办了一场海洋知识科普宣讲会。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结合典型案例,向村民介绍了社区产业机遇和生态渔业实践方法,并就保护区相关规定及海洋保护知识设置了趣味有奖答题环节,有效调动了村民的参与积极性,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大洲岛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与调研团队研讨生态保护方案。
大洲岛保护区联合调研团队研讨调研成果转化方案。
“大洲岛自然保护区社区调研活动”全体参与人员。
活动由海南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万宁市东澳镇新群村村委会联合指导,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办,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松鼠学堂自然教育工作室、蓝丝带海洋环境保护协会支持,并得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益基金会的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