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中心

首届云龙天池自然观察节圆满落幕
云南和藏东南森林保护与恢复
2019-10-11
2018年6月2日,首届云龙天池自然观察节圆满落幕。面向公众招募的「探趣组」与「观爱组」科学志愿者经过三天的活动,深度体验了我们的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本次活动共记录到鸟类112种(其中保护区新纪录2...

关坝自然保护地项目在蚂蚁森林上线
大熊猫与森林保护
2019-10-11
2018年5月15日至16日,蚂蚁金服、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的关坝公益保护地发布会在四川平武关坝村正式召开。发布会肯定了关坝过去10年在...

志愿者初步开发红外相机物种识别软件
雪豹与草原保护
2019-10-11
为了提高红外相机素材的物种识别效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志愿者设计了一套程序自动识别系统。这套程序在雪豹专项识别中准确率高达94%以上,全物种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在三江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北京大学...

国家公园昂塞工作站揭牌
雪豹与草原保护
2019-10-11
2017年7月28日,昂赛工作站揭牌使用。工作站由杂多县人民政府、北京大学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出资建成,坐落在澜沧江源,玉树州杂多县昂赛乡。参加揭牌仪式的有玉树州和杂多县人民政府、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区...

云龙天池森林恢复项目在火烧迹地成功恢复近400亩自然森林
云南和藏东南森林保护与恢复
2019-10-11
2017年,云南云龙天池森林恢复项目在火烧迹地完成近400亩自然森林恢复,并展开持续抚育管护。为了量化恢复森林的生态效益,2017年我们制定了针对恢复森林的科研监测方案,并将于2018年起正式开始监测...

山水联合多家机构发布《中国自然观察2016》
自然观察数据平台与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2019-10-11
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山水联合多家机构在北京发布了《中国自然观察2016》。报告对中国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进行了评估,对2000到2015年间中国的森林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森林减少...

2017年囊谦国际自然观察节圆满落幕
雪豹与草原保护
2019-10-11
2017年囊谦国际自然观察节于7月19日至22日在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举行。由中、美、英、法等国选手组成的17支参赛队伍,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全部圆满完成自然观察比赛环节。本次自然观察节,以竞赛的形式,...

干涸池塘变湿地——北京城市湿地恢复项目成效显著
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及公民科学
2019-10-11
2016年底,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启动了北京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项目,目的是重建水生生物群落,改善城市地表水体自净能力,从而为湿地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亲近水生生物的机会。

世界遗产大会亲历者讲述可可西里申遗故事
雪豹与草原保护
2019-10-11
2017年7月2日至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在波兰历史名城克拉科夫举行。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两个项目——青海可可西里(自然)和鼓浪屿:历史上的国际社区(文化)——在这次大会上经...